英语与格构式的双向压制研究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utch_dea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宾构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以“给予或传递”为其原型义,主要表现为两种句法类型:双名构式(VN1N2)和与格构式(VN1pN2)。结构、功能、转换生成、认知等语言学派都对它进行过较多的描述和分析。但以往学者多关注与格构式中带介词to, for, with的典型形式而忽视其它介词,更未见有学者建立理论框架,运用封闭语料作穷尽性研究。本文在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下,整合“构式压制(Construction Coercion)”和“词汇压制(Lexical Coercion)”提出构式和词汇的“双向压制观(Bidirectional Coercion,简称BC)”,并以此分析VN1pN2与格构式。本文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ALD,1970)动词标注为基准,穷尽找出标有VP18(VN1pN2)的所有动词共计980个,其中204个兼VP10(pN2为介词短语作状语),本研究将其排除在外,仅以776个动词及1014个例句(有些动词可与数个介词搭配使用)为封闭语料,在BC的框架下对该构式进行详细论述和定量分析。本文共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选题理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语料收集和结构布局。第二章“文献综述”,结构、功能、转换生成、认知等语言学派都对英语双宾构式包括与格结构进行过论述,但都未见有学者在构式语法(CxG)框架下对其作出统一解释,更未语料作支撑。第三章“理论框架”,针对以往研究之不足及缺陷,提出BC观来解释VN1pN2与格构式。BC即构式与词汇的双向压制。与格构式的原型义为右向传递的过程,当该意义与动词词义兼容时,为零压制(25%);二者不兼容时,构式义可迫使动词词义发生改变,此时发生构式压制;词汇意义也可迫使构式原型义发生调变,即词汇压制,这两种压制可用于解释英语与格构式的意义。如下图所示:第四章“语料分析与讨论”,在描写封闭语料的基础上,基于BC观分析VN1pN2与格构式的语义特征,且佐以相关数据和比例。王寅教授(2009,2011)曾基于“给予义”提出了双宾动词连续体五分法的标准,本文据此将语料中776个动词按其词典释义是否含有“give”归为五小类:正给予、潜性给予、零给予、阻断给予、负给予,具体数据和比例参见下文。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归纳本文贡献:(1)建立构式和词汇的双向压制观(BC)来弥补构式语法(CxG)过分强调构式压制而忽视词汇作用之不足。构式和词汇的双向压制,真正实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也支持“整合观”,批判“组合观”。(2)收集了英语中与格动词980个,弄清其中有204个可兼用作VP10(pN2为介词短语作状语),本文以776个与格动词为封闭语料,对其作穷尽性统计和分析,进一步完善了对双宾构式的系统研究。具体数据和比例分布如下:本文将理论视角统一在压制观上,发现在与格构式中,正给予类表现为零压制,即构式与动词意义兼容,占25.0%;潜性给予和零给予类表现为构式压制,即构式压制动词,占59.8%;阻断给予和负给予类表现为词汇压制,即动词迫使构式意义发生调变,占15.2%。(3)语料显示能用于与格构式的介词共计25个,其中前4个高频介词为:to,with,from,for。具体频率和比例分布如下:本章最后指出本文欠缺之处,为以后的研究提出点滴建议。
其他文献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球、全天候、连续、高精度导航与定位功能,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信
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内在发展要求之一。在全球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几乎所有国家都提倡节约自然资源,以维持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是资源大国,同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月社的诗歌翻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内在学理价值,该社的翻译活动已成为中国翻译史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国翻译文学史研究领域,只有少量文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如何能有效地阅读仍然是困扰学习者的一个难题,因此为提高阅读效率而进行阅读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在英语学习中具有重
近些年来,词汇教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和外语教师们的重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以及词汇的应用能力成为最为关注的问题。在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已经把
乡村与现代性作为基本命题,一直纠合于近百年乡村书写的流变深处,并在20世纪80年代“寻根”思潮中得到了更为复杂矛盾的想象与呈现。韩少功作为这一思潮的发起者和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