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华南地区地面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以及极端事件的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EOF、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多种诊断方法分析华南地区2071~2100年的气候变化、该区域未来地面气温和降水的时空特征分布,并探讨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事件可能的变化。其主要结果如下:   本文采用1979~1993年的模式资料和台站实测值对模式在华南地区的模拟能力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模式在日地面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时空特征分布以及周期变化上都与实测值的分析结果相似,证明PRECIS模式对华南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   在2071~2100年间,华南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相对于气候基准值baseline(1961~1990年)年上升约3℃;华南大部的夏季日降水量相对baseline年平均增加1mm/d,冬季日降水量相对baseline年减少0.5mm/d。在2071~2100年年间日平均温度存在不断增温的趋势,日降水则存在不断减少的趋势。华南地区未来日平均温度主要存在4~5年、10~18年和20~23年的变化周期;而年均和夏季的平均日降水量主要存在4~5年和23~27年的变化周期,冬季的平均日降水量则主要存在3年、13年和23~27年3个周期段。对未来华南地区日平均温度和日降水量的EOF分析显示,与baseline年相比,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变化不大。日平均温度主要呈空间全区一致型和西南东北向的正负距平分布二个模态。日降水量第一模态均为全区一致型分布,夏季平均日降水量的第二摸态为正负距平东北西南分布,而冬季平均日降水量的第二摸态为东西向正负距平分布。   对于极端事件的分析发现:2071~2100年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夏季极端多雨事件和冬季极端少雨事件的发生概率相对于baseline年都增加,其中秋冬春发生连旱的事件次数相比于baseline年同样增加。
其他文献
根据上海市市东供电公司提供的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每5分钟电力负荷数据和浦东气象台同期每小时气温、气压、风速、风向、湿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电力负荷和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对气象负荷与各气象要素做了统计相关分析,并对此相关关系作了检验;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确定气象因子,给出了典型季节气象负荷对气象因子响应程度的定量分析;在对电力负荷、气象因子各自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区域气候模式中的径流计算方案进行改进并进行数值试验.径流在陆面模式水量平衡计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与土壤水的动态变化有关,而且会影响感热、潜热
地质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三峡库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灾害的重灾区和高发区,该区每年地质灾害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降水与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暴雨等强降水过程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数值天气预报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有效手段,结合地质灾害的降水预报模型并运用中尺度数值模式进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预报,成为库区地质灾害预报及减灾的新途径,该研究不仅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而且
本文紧紧围绕这一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首先,对建立在常微分方程基础上的多时次差分格式的计算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本文又提出,可以将自忆系数的拟合问题转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和卫星、雷达、地面自动站等高分辨率非常规资料,分析了2003年7月3~4日淮河流域大暴雨过程中安徽省北部暴雨雨团的活动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尺度对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气候条件正因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加剧而不断发生变化,气温作为对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等起重要作用的气象因子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空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位于高原东北侧边坡地带,是地形高度陡然下降的地区,也是高原天气系统与西风带天气系统较多发生相互作用的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下垫面条件,产生的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由于平流层臭氧减少引起的紫外辐射增强对不同种类的作物——冬小麦和玉米(C_3和C_4类作物)生长发育、群体结构、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变化、农田小气候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抑制了冬小麦和玉米的生长发育,使得小麦和玉米的株高降低、绿叶数减少、叶面积减小、发育进程延迟,比较其影响程度可知,UV-B辐射增强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大于对玉米的影响。UV-B
本文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欧亚大陆沿岸的海冰作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欧亚大陆各海域的海冰大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而亚洲沿岸的部分海域甚至有增加的趋势,造成地
本文通过时间延迟方法重构各站点降水动力空间,利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动力学自相关因子指数Q分析我国夏季风区旱涝的区域气候特征,得到了5个与传统"雨型"性质不同的动力学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