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力资源开发是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最有效途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走人才兴国之路。纵观国际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各国都将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人才资源缺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技能、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因此,开发人力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国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河南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唯有将人口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造就、培养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以百万计的专门化人才,合理开发和科学配置人才资源,才能促进人才资源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以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概况为切入点,以人力资本理论、人口迁移理论、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培训迁移理论等为指导,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河南省三次产业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并运用数学模型对就业结构的偏差、文化程度对收入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开发与培训开发为主线分析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制度、经济、技术、社会与文化和劳动者个体等方面的问题。借鉴国际社会和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经验,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提出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在理论建设方面,在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模型、“三三六”一体化共同成长培训模型、“基于过程触发的五步骤培训开发”模型;在环境建设方面,从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在利益相关者行为方面,提出了强化政府的指导作用、调动非政府组织参与积极性、用人单位主体培训作用、行业组织的桥梁作用、劳动者个体的自我开发主体作用、教育机构培训主渠道和社会培训机构的辅助作用等行为对策建议,并提出了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人力资源培训的需求者、组织者、实施者、评价者“四位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运作新模式。目的在于加速推进河南省科教兴豫战略的实施,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持续开发,保证人才资源的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