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规避在各个时期、各个国家普遍存在。企业避税程度的影响因素日益受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关注,已有文献侧重关注企业微观层面的特征与税收规避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股权结构、高管激励及公司治理等因素,但鲜有文献从整体战略层面分析不同企业之间税收规避行为存在差异的原因。企业战略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管理层根据战略变化调整经营活动和财务决策,所以企业不同的战略特征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特征和财务决策行为。那么,税收规避行为作为重要财务决策之一,是否也会受到企业战略特征的影响?进一步思考,产权性质与税收征管强度会对战略差异与企业税收规避之间的相关性产生何种影响?本文根据战略管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融资约束理论、避税代理理论,选择2008~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战略差异对税收规避激进程度的影响;其次,本文采取分组回归,分析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税收征管强度下战略差异与税收规避之间的相关性有何差异。同时,本文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进一步理清战略差异影响税收规避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战略差异越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提升,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增加,进而提高税收规避激进程度;其次,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得到的政策支持较少,融资渠道缺乏、难度较大,所以非国有企业中战略差异与税收规避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再者,税收征管强度越大,战略差异与税收规避的正向相关性越弱,从而验证了税收征管的外部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中对内在机理的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在企业战略差异影响税收规避行为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拓展了既有文献对税收规避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战略差异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