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选择——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狼图腾》的英译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ve123n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戎小说《狼图腾》以其独特的风格,环保的主题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2004年一出版就在中国引起轰动并连续16个月高居国内畅销书榜首。如今《狼图腾》已经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其中英语版权由企鹅出版社购得并由葛浩文教授翻译。2008年英文版《狼图腾》一面世,就引起了西方媒体的注意,英国《卫报》和美国《国家地理旅行者》纷纷作出评论,《国家地理旅行者》称“这是年度最佳图书”(2009)。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安波舜也称英文版在国外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2008)。   本论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探讨葛浩文的整个翻译过程,目的是发现英文版《狼图腾》在全球热销的原因,为以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带来一些启示,同时对生态翻译学的有效性和解释力进行了研究。   胡庚申教授2004年出版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专著,2008年将其发展成为生态翻译学。20lO年在澳门理工学院举办的第一届生态翻译学研讨会上,胡教授再次对生态翻译学做了系统的阐述。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顾问委员会主席凯伊·道勒拉普教授认为生态翻译学是成长在欧洲语境之外的第一个真正具有“原创”意义的翻译理论(2010)。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简要介绍了葛浩文及其翻译思想,以及葛浩文及其英文版《狼图腾》的研究现状。另外对生态翻译学的产生背景以及对已有的适应和选择的相关研究做了简要阐释。   第二章介绍了理论主体。生态翻译学首次提出了译者为中心的概念,将翻译定义为“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适应选择活动”。本文探讨了生态翻译学的三个研究焦点,即译者中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多维度适应转换。下文将从这三个焦点对葛浩文的翻译过程进行研究。   三四章是本论文主体,第三章分析了葛浩文在翻译《狼图腾》之前对自身能力及需求的适应(包括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回答了葛浩文为什么译的问题;第四章从语言维度和文化维度讨论了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做出的选择和转换,回答了葛浩文如何译的问题。   最后,本论文得出结论:英文版《狼图腾》的成功,从翻译角度讲,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归功于葛浩文对翻译生态环境的良好适应和选择,同时对本论文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了阐释。  
其他文献
《呼啸山庄》中波澜起伏的情节、哥特式的汹涌澎湃的情感和壮丽精辟的语言,为这部小说在世界上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它被公认为是用英语写作的最经典的小说(特别是最好的哥特小
英语介词是英语中一个使用相当高的词类之一,其形式虽然简单但其意义较为复杂,对英语习得者异常困难,对高水平英语学习者也构成一定障碍。目前,对英语介词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二ОО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对全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总结。首先,我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县市区委书记,表示热烈的祝贺!  85年前,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85年来,中国
2013年,爱丽丝·门罗因短篇小说集《逃离》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加拿大作家。作为一名短篇小说大师,门罗被称为“加拿大的契诃夫”,并因其独特的叙事风格
本研究旨在从互动语言学角度,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结合定量分析,研究学生小组讨论中的他人发起修正序列。互动语言学理论从互动的视角阐释了语言的本质,认为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