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担保制度解释》第41、42条分别是关于添附物上代位权行使、金钱物上代位权行使的新增制度,在对前述新规则理解适用的同时,亦引发了对现行物上代位权行使规则的反思。鉴于物上代位权乃是复合性权利,其权利之行使遵循着“代位权→优先受偿权”的逻辑先后顺序,故在考察现行制度及梳理案例的基础上,依照前述逻辑发现并归纳阻碍物上代位权行使的法律障碍,依次如下:第一,缺乏物上代位权产生情形的认定标准;第二,缺乏物上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担保制度解释》第41、42条分别是关于添附物上代位权行使、金钱物上代位权行使的新增制度,在对前述新规则理解适用的同时,亦引发了对现行物上代位权行使规则的反思。鉴于物上代位权乃是复合性权利,其权利之行使遵循着“代位权→优先受偿权”的逻辑先后顺序,故在考察现行制度及梳理案例的基础上,依照前述逻辑发现并归纳阻碍物上代位权行使的法律障碍,依次如下:第一,缺乏物上代位权产生情形的认定标准;第二,缺乏物上代位权客体的确认标准;第三,非占有型担保物权人知情权保障缺位;第四,缺乏物上代位权与其他权利冲突处理规则。经分析可知,前述问题的争论,均根源于两点原因:一是现行物上代位权行使的规则仍失于简单,存在法律漏洞;二是我国各界就物上代位权人的行权模式的选择存在分歧,阻碍了立法者与司法者对物上代位规则的完善。为此,第二章即探讨我国物上代位权行权模式的选择问题。比较法上,以功能主义立场出发,存在着两种行权模式。具体而言,第一种为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担保权益附着模式”。在该模式下,物上代位问题被作为“担保权益附着于收益”问题处理,并配有相应的代位物确认规则与代位物上权利冲突处理规则,即“可识别性规则”与“21日规则”。第二种为在以德国为代表的“请求权质权模式”。在该模式下,立法者将代位物限定为债权请求权,进而在权利质权的范畴内解决物上代位权的行使问题。我国正值担保制度现代化进程中,已大量借鉴美国动产担保规则,故考虑到制度成本与制度目的的需要,与美国模式最相近的“延续说”模式应是当前物上代位规则完善的最佳方向。一是因其符合担保制度现代化的工作方向,相关规则的完善可与改革同步进行,立法成本较低;二是我国对普通债权质押仍持限制立场,且缺乏一般权利质权实现规则,“请求权质权说”的推行存在难以消解的制度障碍。与此同时,指出“延续说”模式下所缺配套规则:物上代位权与其他权利冲突的处理规则的完善方向。模式的选择仅能为立法者与司法者提供规则完善的方向,无法满足当前权利人的迫切需要。总结已有共识、解释《民法典》第390条,才是消解物上代位权行使障碍的主要工作。首先,应确定物上代位权产生情形的认定标准,证成转让价金的物上代位性。具体而言,物上代位权的产生情形应符合以下标准:其一,于情事上有担保物交换价值转移事实的发生;其二,于利益状况上担保权益有受损之可能性。其三,于利益衡量上担保物权人有特别保护之理由。并以该标准证成转让价金的物上代位性。其次,应确定物上代位权客体的确认标准。在识别出《民法典》第390条关于代位物的规定属于“避免挂一漏万的例示规定”的基础上,通过诠释“代位物”之意义及归纳“三金”之共性,确定代位物的核心认定标准:即代位物是原物交换价值及担保功能之承载者。同时,在已有判例观点整理的基础上,排除了疑似代位物之物,进一步限定代位物的范围。再次,应通过分析案例,提出代位物给付义务人查明及通知义务本质上为注意义务之一种,其认定应区分处理。就普通民事主体而言,其仅对不动产、特殊动产之物负有查询登记簿之义务,以及在知晓标的物担保情况向担保人抗辩履行之义务。其二,就具备更强注意能力民事主体而言,如保险公司、征收机构,其应负有查明及通知义务。违反前述义务者,应在担保物价值的范围内,以担保物权人从担保人处未能获偿的部分为限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最后,物上代位权与代位物上其他权利的冲突问题,实质上可转换为物上代位权人的优先受偿权的对抗效力范围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明晰物上代位权的特殊性,并基于此对其对抗效力范围作出妥当的安排。具体而言:物上代位权的特殊性在于,其属于缺乏权利外观的实质物权。现行法未根据其特殊性限制其对抗效力范围,甚不妥当。对此,解释论立场的解决方案为:应对物上代位权对抗效力范围进行目的性限缩,即未作公示的物上代位权,不可对抗除普通债权人外的善意第三人。立法论上的方案为:对物上代位权的对抗效力范围设置合理的期限,并令物上代位权人负有在该期限内依代位物之性质补充公示的义务。
其他文献
对市售98款精华、99款面膜、114款面霜和119款水乳类化妆品外包装成分表中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添加情况进行采集、汇总和统计。4类产品中,面膜类的化妆品中含有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的占比最大,添加的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以透明质酸钠为最多;添加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的进口化妆品价格普遍比国产产品高;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在国产化妆品配方表排名相对于进口产品较为靠前。
<正>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新的用地资源越来越少,需要通过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景观提升恰恰是城市更新中环境改善最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在城市快速发展中,对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应注重景观提升工作的落实,以此确保城市良好发展。因此本文就针对景观提升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的设计进行全面探究,明确城市更新大背景下的景观提升原则,
幼儿教师的口语能力是学前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是学前教育实现目标的质量保证。学前教育教学计划的有效完成和教学目的的最大化实现,与幼儿教师语言能力密切相关。基于此,对幼高专幼儿教师口语能力训练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紧扣幼高专幼儿教师培养规格,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总体思路,探究幼儿教师口语能力训练、语言表达技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住房问题既是大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也是大众关心的社会发展问题,关系每家每户切身利益,关系百姓“住有所居”,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近年来,我国大中小城市的房价普遍进入一轮快速上涨通道,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居民幸福指数下降、用工成本上升、企业竞争优势下降、产业转型升级受阻、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基于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的战略考虑,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提出了
文章从舟山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实践出发,通过构建立体化的征集网络,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加大地方文献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强馆藏文献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探索地方文献多元化发展模式,提出通过深化地方文献合作模式、创建地方文献服务品牌等方式,实现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对已有产业融合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选择了容量耦合系数模型作为测度河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度的基本模型。从产业规模、经济贡献、市场规模3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对河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测评。通过对相关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测算出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度在考察期内一直处于失调的状态。在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外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及保障
生物标志物是环境和地质体中记载着来源生物分子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其含量/组成可以指示特定生物来源对天然有机质的贡献,还可以记录有机质的转化和环境演变历史等。近年来,脂类生物标志物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其在指示和反映古海洋环境变化、有机质来源以及生物群落结构方面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植物甾醇和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GDGTs)是其中两种广泛应用的脂类生物标志物,但是目前针对这两类生物
未来高性能频标载荷将逐步取代氢、铷原子频标搭载至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及空间站,然而当前已有的微波和激光时频传递技术尚难以满足上述星地及星间超精密远程时间比对应用。本论文展示了自由空间飞秒激光时间传递系统,利用飞秒激光异步光学采样技术,完成双向传递链路时间延迟飞秒级精密测量,实现自由空间远程精密钟差测量。室外700米自由空间传输链路测试结果显示,时间传递稳定度达到58 fs/s。
本文介绍了一种双臂四轮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系统,机器人系统由地面基站和巡检机器人本体组成,地面控制基站和巡检机器人之间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实现数据与图像的无线传输。详细分析了机构构型及结构特点,机器人由前、后手臂及控制箱体三部分组成,每个手臂上均包括行走机构、翻转机构、俯仰机构、夹紧机构及回转机构,并对机器人跨越防震锤和单悬垂金具等障碍物的越障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遥控与局部自主相结合的设计思想,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