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改变知识状态之语气词的会话分析研究-“嗯”和“了”的分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we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会话中交际者会涉及各种活动,比如说,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赞同与不赞同他人的观点、叙述事件以及接受事件后的回馈等等。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交际活动,很快会发现语气词在会话中不仅仅可以起到完成这些会话活动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改变知识状态的途径来实现会话交际。  语气词已从不同领域进行了研究,比如,从语法学、语用学、二语习得以及会话分析等,但从这些研究语气词的文献可以看出,几乎没有对汉语语气词改变知识状态进行分析。本文将根据会话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语料来源于自然发生的日常生活对话,希望通过分析语料能发现交际者在日常会话中使用语气词的重要性。另外,本文致力于研究语气词如何改变知识状态,语气词如何在话轮构建中发挥作用,以及语气词如何推动序列发展,将以汉语语气词“嗯”和“了”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对“嗯”出现在回应告知的话轮中,可以与另外的话轮成分共同体现告知言语行为的完成,以及在会话中体现询问和修正的作用来促进序列发展的分析,得出“嗯”从交际者由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状态改变。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结构“还-动词-了”和“是了”,可以看出“了”在改变知识状态中往往不单独使用,并且以相反信息告知和进一步要求信息的方式改变知识状态。  本文通过分析汉语日常会话的语气词,其使用规律和结构可以指导交际者日常对话的顺利进行,同时,可以使交际者能够更加了解彼此的说话意图,保持和谐的会话行为。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影响古诗英译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翻译古诗、处理其中的文化信息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本文共五个部分:简介中简单介绍了写作本文的动机、目的
本论文探讨了小说中的男主角丁梅斯代尔的内心矛盾,揭示了其人物性格的悲剧性根源及其社会意义。丁梅斯代尔是一个年轻的圣徒,一个正统的、真正的神学家。但在内心深处,他感
乔治·萧伯纳(1856-1950)是爱尔兰出生的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文学评论家和社会主义活动家。作为二十世纪英国戏剧的代表人物,他在长达58年的创造生涯中完成了51个剧本,被公认
阅读既是决定语言学习成功与否的主要输入形式,又是反映语言水平某一重要方面的语言技能。然而,二语阅读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并不总是愉快的经历,因为他们经常需要应对阅读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