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立理论学习过程中的顺序效应研究——以心理学理论学习为例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序效应(ordereffect)是指刺激呈现的顺序影响人们判断的现象。首因效应和近因都属于顺序效应。首因效应(primacyeffect),总的来说,是指最先呈现的信息比之后出现的信息对个体(认知印象、决策、记忆等)影响更大。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与首因效应相反,指最后呈现的信息比之前出现的信息对个体的影响更大。在我们大量的社会活动中,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的构建和认知判断。为能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是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学习中的顺序效应进行探讨。通过综合多年国外的研究结果,发现影响顺序效应的多种因素:任务性质和要求,个体心理因素和记忆特点等。根据实际的需求和顺序效应的发展趋势,本研究聚焦在排列顺序和时间间隔两个因素方面。   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深入探讨了排列顺序和时间间隔对顺序效应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随机选择被试一共225人,采用两个因素被试问随机实验设计:自变量1为排列顺序,在实验中包括两个水平:A→B,B→A(A、B为两个对立的理论),因此分别对应两个实验处理组。自变量2为时间间隔(一周),也有两个水平:有或无,也对应两个实验处理组,因变量为被试的观点选择倾向。   归纳得出以下的结论:   (1)两种对立理论的不同信息排列顺序上,并且无时间间隔,学生的观点倾向选择不存在顺序效应。即学生认知选择不受排列顺序的影响。   (2)在不同的排列顺序下,在学习两种理论中加入时间间隔(一周)后,学生的观点倾向选择差异显著。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最后阅读的理论,出现近因效应。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研究力竭运动及钝挫伤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及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七周龄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安静对照组(control,C)、力竭运动即刻组(Exhaus
在中国,虽然大学章程的地位和价值已达成共识,国家法律法规也在呼吁规范、合理的大学章程,大学也意识到了大学章程在高校管理的统领性地位,但是研究中国大学章程发现,很多大
2008年7月20日,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全面建设新重庆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和战略决策。而发展和促进群众体育作为建设新重庆的主要内容,得到了重庆市委、市政府
本研究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设定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新手教师的身份深入幼儿园教学一线实践(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进行自我培训。以观察-模仿学习作为本研究的切入点,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