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探讨以证的“临界状态”为理论基础的“临界辨证”方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寒饮停肺证、肾虚血瘀证的“临界辨证”指标规范。探讨不同医生使用“临界辨证”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临床辨证的一致性,以评价“临界辨证”方法的可操作性。方法“临界辨证”研究:通过对徐迪华教授及申春悌老师既往文献的调查研究,并参考《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1997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版》、《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完善“临界状态”理论及“临界辨证”方法,对其进行标准化表述,同时建立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寒饮停肺证、肾虚血瘀证的“临界辨证”指标规范。临床研究:采取前瞻性临床调查研究方法,选取主任(副主任)医师1名与主治(住院)医师1名组成测试小组(共5组),在对测试小组成员进行“临界状态”理论和“临界辨证”方法的学习培训后,运用“临界辨证”方法对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同一病例由一个小组,即两名医生分别双盲完成四诊信息采集和辨证分型。5组测试小组共完成124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病例。运用Kappa一致性检验的统计方法对124个病例的指标的采集和四诊信息的辨证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临界辨证”方法:“临界辨证”主要包括对疾病基础证、临界证、典型证三大内容进行辨证,临床辨证时首先采集基础证指标,其次依据特征指标辨临界证和典型证。治疗以病证结合为基础,依据基础证定基本方,依据特征指标加减用药。临床研究:基础证一致率为99.17%,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7,一致性较好。痰热郁肺证一致率为99.19%,寒饮停肺证一致率为99.19%,肾虚血瘀证一致率为98.37%。据三者的Kappa值评判,三者的一致性均较好,总体显示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四诊信息一共38项,两次视诊一致性较好的共64项,占84.21%,一致性一般的有11例,占14.47%,较差的仅有1例,占1.32%。结论“临界辨证”研究:“临界辨证”方法是对当前辨证体系的补充,可以很好地反应证的动态性,有助于证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为不典型证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帮助。临床研究:不同医生使用“临界辨证”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辨证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界辨证”方法具有临床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