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下半叶,民族形式问题是中国美术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面对这个问题,画家们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将现实主义的绘画观念与传统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找到适当的艺术语言,如何在反映生活与美化生活之间达成新的和谐,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艺术理想,这是那个时代的画家和美术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袁运甫将西方现代艺术的因素与中国传统和民间艺术结合,在现实主义的绘画题材中融入具有民族审美特性的艺术形式,创造了具有鲜明中国审美风格的作品。袁运甫艺术经历十分独特,他以公共艺术家的身份参与绘画创作活动,这使他在艺术创作中具有包容、多样的特点,他善于从身边事物和传统艺术形式中获取经验,将艺术形式的思索融入到即景的写生中,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这种以理性的审美意识引领艺术创作的方式,对当代绘画的写意性探讨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以说,透过袁运甫独特的水粉画艺术风格,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有力的探索精神,探索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重构方法。本文以袁运甫水粉画的艺术风格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艺术风格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袁运甫在艺术形成过程中的交往和师承,探讨他的艺术生活在创作中对其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新中国时期的社会因素与水粉工具自身的特点,发现水粉工具盛行的必然性和袁运甫艺术创作背后的时代原因。一方面关注袁运甫艺术创作的生活来源、题材选择以及对于其它画种的借鉴学习,另一方面从其作品形式和艺术理论进一步分析袁运甫水粉艺术风格的显现。最后,探讨袁运甫水粉画艺术风格中的装饰性,追溯其艺术形式的公共性,通过水粉写生与公共艺术创作之间的内在关联,对袁运甫的艺术观念和创作形成全面的了解。通过袁运甫的水粉画艺术风格研究,我们或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述一个时代的水粉绘画艺术风貌。而对于袁运甫艺术的多维探讨,也让我们有更多的视角,管窥中国艺术在探索自身现代性过程中的种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