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表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材料,而且还创造与维持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可引起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及空间格局的变化,进而影响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种类和强度。但是长期以来,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仅以其直接物质产品的经济价值为依据,造成了土地利用的生态问题不断扩大和加深。为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土地利用变化中生态环境经济分析势在必行,并积极探索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测算方法。但是由于各类生态系统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异质性,其价值测算方法和结果因此也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榆林市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和黄土高原北部接壤地带,生境脆弱、敏感,近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目前基于3S的榆林市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覆盖条件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并不多见。本文对榆林市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覆盖条件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核算,按不同空间尺度分析其时间变化、构成变化和空间差异等特点,定量揭示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效应,为区域土地利用调整提供依据,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定量测评作新的探索。 本文使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另一类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学分析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法、机会成本法、一系列替代法等。研究中,首先利用R2V数字化图件资料,并在ARCGIS下定义投影、编辑、拓扑形成具有等积投影系统的榆林市行政区图、土壤类型图、植被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参考图等基础和辅助图件;利用GPS野外定位样点,在ARCGIS平台下形成具有等积投影的样点图层。然后参照样点图层及其他辅助图层与资料,在ERDAS技术支持下,人机交互对三个时期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县、区级行政区为数据统计单元,建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库并生成土地利用类型专题图。接着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库从多个层面分析榆林市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构成变化,并采用分析综合的思路,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价值分解为有机物生产价值、生态系统固定CO2价值、释放O2价值、涵养水源价值、保持土壤价值等各项单一服务价值,对各类生态系统按照尽可能点对点的计算原则,依由点及面、由小到大的顺序分别核算上述各项单一服务价值。最后以不同的空间尺度进行区域单项及综合价值汇总,并从时间、构成、空间角度和静态、动态两个层面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及其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揭示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