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斯《红楼梦》翻译过程中的规范:基于图里规范论的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e063006300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翻译研究在翻译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助于推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发展。目前,对《红楼梦》翻译特别是对霍克斯(和闵福德的)英语全译本的研究如火如荼,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当然也在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方法程序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显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克服此类的不足。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贾正传提出的翻译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推导与语境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对霍克斯的《红楼梦》翻译过程中的规范予以较为系统的探讨,从而获得对翻译规范在文学翻译乃至一般翻译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较为系统的认识。在翻译辩证系统观的视野中,翻译是一种发生在具体的情景和社会文化环境中,由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原文、译文、策略等若干主体、文本和中介要素按非线性的互动关系构成的复杂的人类活动系统;其中,每个成分或要素都与与翻译活动内外的其他要素,如各种翻译规范的影响息息相关。根据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翻译不仅是一种个人的而且也是一种社会的行为,一种决策由三个层面的规范影响的决策过程:(a)初步规范,控制翻译策略和翻译的直接程度;(b)初始规范,控制充分性或可接受性的总体翻译策略;以及(c)操作规范,控制对翻译文本的文本结构的决策,包括控制翻译文本完整性和段落结构的结构规范和具体控制翻译文本生产的篇章一语言规范。由翻译辩证系统观和图里翻译规范理论可以演绎出如下大致认识:霍克斯《红楼梦》翻译全过程是一个受翻译活动内外各种因素,尤其是图里所得出的三个层次的翻译规范影响的决策过程。 本研究基于上述的理论认识并通过对霍克斯翻译前后的相关信息和翻译样本的具体分析,可以获得对霍克斯《红楼梦》翻译的如下具体认识:(a)在初步规范层面,霍克斯对《红楼梦》的文本选择受到译入语文化规范和原文文化地位的影响。为了让目标语读者同样体会到《红楼梦》所带来的享受,他遵守目标语文化的翻译规范,满足目标语文化读者的期望值。(b)在初始规范层面,霍克斯主要倾向于目标语文化,采取可接受性翻译策略。但任何翻译行为都不是绝对的归化或异化,霍克斯保留了一些异己文化因素,使目标语读者有新的文化体验,满足了目标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异质性期待。(c)在操作规范层面,译者自身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影响着译文的完整性和语言材料的具体分布,而其母语(英语)的篇章-语言规范也影响了译者的语言材料选择。本文通过对霍克斯翻译《红楼梦》全过程的分析强调规范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指出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的实际操纵者,虽然在特定情况下译者可能会打破规范的限制,但为了达到成功的翻译目的,译者的翻译行为总体上受到翻译规范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美国当代剧作家中,托尼·库什纳堪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受观众、学术界和批评界好评的戏剧家。不仅其代表作《天使在美国:一部关于国家主题的同性恋幻想曲》上篇《千禧年来临
本文对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了探讨。2012年10月11日,著名的诺贝尔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此,莫言成为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客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商务英语(BE)在国内外的商业活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英语的一种功能变体,商务英语主要涵盖国际贸易、投资、商务、法律、金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