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作文修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作文修改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少有修改行为,对教师评改后的作文同样没有修改。写作教学中多是重写轻改,注重写作中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对同等重要的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为得到真实的作文修改能力培养情况,对哈尔滨某中学及南岗区某文化学校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用访谈提纲的方式与一线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现状。分析调查数据,总结访谈资料发现:学生自我修改的意识不强,学生虽然认为作文修改非常重要,但只是停留在口头承认;学生作文修改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不足,作文修改能力薄弱。在教师教学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自身关于作文修改的理论知识不足;对学生作文修改教学及训练没有计划;缺少作文初评之后,学生修改的作文的再次检查和评价。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理论,提出以下策略:师生对作文修改主体的认识由以“师”为主向以“生”为主转变,此转变是接下来所有的教学和训练活动的前提。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准备。教师方面,教师自身拥有丰富的作文修改及其教学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制定阶段性的作文修改教学及训练计划。计划包括理论知识教学、修改训练实践及综合的作文修改训练。综合的修改训练不限于此训练阶段,它融于日常写作训练当中。学生修改观念转变后,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作文修改能力。在写作训练中,学生要有足够的自律性,养成每逢写作都修改的习惯,并在每次的修改后进行经验总结。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语文知识、语感和经历的积累,还要对知识有良好的迁移。知识和语感、习惯等的积累和养成,可以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作文修改能力。培养学生作文修改的能力是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的耐心和信心。学生修改能力提高,不仅能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也对学生写作其他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