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冲击动态实验及其本构模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多年冻土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2%。研究冻土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冻土力学性质的研究集中于静态和准静态力学方面。除了承受常规的静态和准静态荷载以外,冻土还会受到冲击动态荷载的作用。但在此方面,研究并不充分,更没有较为合理的冻土冲击动态本构模型。本文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于-3℃、-8℃、-13℃、-17℃、-23℃和-28℃冻土进行了应变率范围900~1500s-1的被动围压冲击实验以及应变率范围300-1200s-1的单轴冲击实验。被动围压动态加载时,冻土处于准一维应变状态,表现出弹塑性特征。其曲线在加载应变率较低时,表现为理想塑性,在应变率较高时,表现为应变硬化。单轴动态加载下,冻土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显示出脆性材料特征。冻土单轴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在初始阶段迅速上升至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冻土具有应变率效应。冻土的峰值应力和最终应变均随加载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冻土还具有明显的温度效应。温度越低冻土的峰值应力越高。被动围压加载时,冻土试样加载后没有明显破坏,体积稍有变小。单轴加载时,只有应变率在较低的350s-1时,试样没有破坏,其余应变率下,试样全部破坏,且加载应变率越高试样越破碎,亦表现出应变率效应。本文给出了冻土的粘弹性损伤本构模型和改进的Johnson-Cook模型。粘弹性损伤本构模型和改进的Johnson-Cook模型能够表现出冻土的温度和应变率效应以及单轴加载时应变软化特征。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迅猛,截止2014年底我国风电和光伏累计装机均居世界第一。然而,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需要系统中灵活电源调节来平抑其功率波动,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受风光资源分布的影响,我国新能源发电以大规模、集中式开发为主,主要分布“三北”地区,这些地区在电源结构上以欠灵活调节的燃煤火电机组为主,难以平抑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波动对系统运行的影响,致使
“界面就是器件”,界面结构广泛的存在于各种微电子器件中,可以说各种电子元器件工作的原理就是界面处两种或多种材料具有不同热、电、力、磁、光特性。利用材料的不同特性可以
期刊
切换系统指的是由一系列的连续或离散的子系统以及控制这些子系统的切换规则组成的混杂系统,由于其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其特别关注。切换系统有其自身
工程结构中会出现许多异质材料切口,由于材料特性的不同,切口尖端会出现严重的应力奇异或应力集中现象,对结构的强度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威胁结构的安全。所以,异质材料切口尖端奇
大型变压器是电力工业中的最重要、最昂贵的关键设备之一,随着电力系统朝着超高压、大电网、大容量、自动化方向发展,其可靠运行关系到电力供应安全与否。开展大型电力变压器的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内套管事故频发,已成为变压器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局部放电又是导致套管绝缘劣化的重要因素。总的来看,套管现有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主要有三大问题:(1)安全可靠性低。(2)抗干扰能力差,信噪比低。(3)无法实现局部放电故障定位和诊断。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特高频法套管局部放电遥测及定位的方法。首先通过根据实际套管典型缺陷,在实验室以110kV变压器出线套管为试验对象,制造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