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话语与私人领域——基于对《中国妇女报》三八节特刊的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12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女平等在公共领域的法律文本中确立已久的今日,其在私人领域中的实践却依然不尽如人意。本文选取男女平等话语这一角度,以较为新颖的视角对私人领域中的男女平等问题做出分析。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发现,绝大多数文献仅仅梳理了某个历史阶段男女平等进程的特征,旨在探讨男女平等话语的文献很少,重点关注私人领域中男女平等话语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目前的文献视角较为单一,对男女平等话语的研究尚不被学界所重视。针对这个研究现状,本文选取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女性报刊《中国妇女报》作为分析对象,运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社会性别理论、话语理论和女性主义的视角去分析《中国妇女报》历年妇女节特刊中的男女平等话语,并得到如下发现:男女平等话语在《中国妇女报》中出现的比例不令人满意,私人领域中的男女平等话语更加稀缺。而话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提高私人领域中女性的地位,一方面要打破“私人领域自治”的原则,另一方面要建立女性话语权,重建性别话语体系。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贫困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在这些年的扶贫工作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阻碍贫困治理效率的因素仍然存在。在微观层面上,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社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我国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注重“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是我国社区建设中受到高度关注的问题,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但也存在对社区参与的主体及相关研究不够,实证研究明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