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买回被盗的借条行为的刑法分析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ptpd_dr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实践中屡次发生侵犯借条的财产犯罪行为,在经济生活中,借条作为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凭证,代表一定数额金钱债权,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财产犯罪的对象发生了一些改变,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有形财物,而是扩展到诸如有价证券、股权、债权等财产性利益,而刑法没有对借条作出明确的规定,借条的刑法性质以及侵犯借条的财产犯罪行为定性在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中引发热烈讨论。此外,对于财产性利益能否作为盗窃罪的对象适用也存在很大争议,究其原因是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财产性利益犯罪,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和日本都明确规定了利益犯罪。本文通过分析案例,旨在对借条的性质进行分析研究,讨论财产性利益能否成为盗窃罪的行为对象,由此定性盗窃借条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以及讨论债务人收买借条的行为性质,并且得出启示,正确认定借条的法律性质,区分债务人收买借条的行为性质与收买动机,通过对理论的研究为实践中司法适用提供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东西,实践中根据案件区分具体情况,严格入罪以及适当出罪。全文约2.5万字,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案件的基本情况。本部分简要介绍了吴某收买借条案件的基本情况,描述了赵某盗窃借条以及吴某收买借条的案情,并列出了对案件中吴某收买自己出具的被盗的借条的行为定性存在的若干分歧意见,归纳总结了相应的争议焦点。第二部分:相关问题的法理分析。本部分在对应争议焦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法理分析,首先对借条的行为性质进行法律上的分析,对比国内外的针对借条法律性质的不同观点,整理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借条的法律性质定性,认定借条属于财产性利益。接下来针对盗窃借条的行为作定性分析,通过厘清财产性利益是否在盗窃罪的行为对象范围之内,进而明确借条属于盗窃罪的行为对象,为盗窃借条行为符合盗窃罪构成要件提供理论前提和支撑。最后,虽然第三人盗窃借条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但是行为人单纯收买借条的行为不属于刑事犯罪行为,通过进一步分析债务人收买借条的行为,得出结论为债务人收买借条的行为作为欠债不还的手段行为,没有对法益造成现实侵害,不宜作为犯罪处理。第三部分:本案研究结论。通过第二部分的理论分析,得出案件中赵某和吴某的行为性质之结论,认定赵某盗窃借条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吴某收买借条的行为只是赖债的手段行为,没有侵害到具体的法益,不构成犯罪。第四部分:研究本案的启示。根据前面的法律理论分析,以及结合司法实践的相关经验,得出与盗窃借条有关的启示。借助借条的法律性质分析,为在实践中正确认定借条的法律性质提供理论基础,正确区分债务人收买被盗的借条的行为性质与收买动机,才能对相应的行为性质正确定性。
其他文献
按照上世纪60年代发轫于结构主义盛行的法国的叙事学,小说可分为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小说翻译和小说翻译研究均与后者有着更多的相关。译者直接接触到的是小说的话语层面而非故事层面,叙事学与小说翻译之间便有了天然的联系。因此,将叙事学与小说翻译结合起来,指导小说翻译批评与实践,能够提高小说翻译批评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以及小说翻译质量。本文拟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以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及杨宪益夫妇和蓝诗玲的两
我国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基层政府如何进行人员保障,提高人员满意度,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很多基层政府共同关注的课题。目前部分基层政府机关由于编制限制、工作特殊需求
伴随移动网络的飞跃式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逐渐成为大众消费中最常见的支付方式。手机号码则成为注册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号的重要工具,许多人都曾使用过手
风格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由此风格在译文中的传递也尤为重要。《牛虻》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以往对它的翻译研究多数局限在社会层面上意识形态操纵对翻译的影响的研究和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过程中也造成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特殊制度,与此同时也形成了日益扩大的城乡贫富差距,经济收入上的巨大
南非与中国教育合作涵盖了知识生成、学生交流/整合、提升大字品质与帅资培训。本文旨在研究,南非与中国教育合作的目标、发展与挑战。首先,本文简述了南非与中国教育合作的历史背景,而后探讨了,中国在研究与教育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目标,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与南非的优先事项是一致的。重要的是,中国每年新接纳的南非学生人数超过2千人,而同期南非接纳的中国学生人数也呈现出相似的增长幅度。基于现有的统计数据,本文详细介绍
认罪真实性是速裁程序实体从宽和程序从简的前提条件。纵观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刑事诉讼中的认罪处置程序,均不接受无事实基础支撑的认罪声明或供述。我国刑事诉讼素有追求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成立于1922年,是由传教士为主的西方学者发起组建的,以华西边疆研究为宗旨的国际学术机构。学会早期主要由西方学者主导,对华西边疆地区展开一系列人类学、自然科学、宗教学以及考古学等方面的考察研究,创办学术期刊——《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是民国时期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学会为适应政局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革,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籍学者开始入会并在抗战爆
我国的强制医疗程序区别于民事程序中的非自愿医疗和普通刑事诉讼案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适用对象是实施过刑事犯罪行为,且有社会危险性的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属于监禁性
在信息过载时代,从大量信息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推荐系统作为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可以从大规模数据中挖掘用户的偏好信息,从而向用户提供精确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目前流行的推荐算法利用用户评分、评论等明确反映用户偏好的主观数据预测用户兴趣,但这类数据往往比较稀疏,会制约推荐算法的推荐质量。另外,如何动态捕获用户的偏好变化以及提高推荐的多样性也是推荐系统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