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对厌氧微生物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木薯淀粉一次洗涤废水中的氰化物浓度高达30mg/L,木薯淀粉废水多采用厌氧生物法处理的现实;有资料记载用生物法处理剧毒的氰化物([CN<->]≥20mg/L)时,常引起污泥中毒,使废水生化处理效果明显下降,这就是本论文的选题基础。 用史氏发酵管、锥型瓶和恒温水浴等实验装置,以化学纯氰化钠与蒸馏水配制的溶液作母液,以葡萄糖作营养炭源,通过观察厌氧微生物的产气、有机物的降解及CN<->去除的情况来研究温度、CN<->浓度和反应pH改变时CN<->对厌氧微生物的影响。 中温厌氧环境下的实验研究表明: 1.CN<->浓度在10mg/L时就会影响到厌氧微生物的活性。温度(T)、[CN<->]和pH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变化时,都会影响厌氧微生物的活性,并有对厌氧微生物的影响因素顺序是:[CN<->]>T>pH。 2.CN<->浓度的增大会使得厌氧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就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而言,进水CN<->浓度在10mg/L和30mg/L时,实验温度应分别不低于32℃和34℃;进水CN<->浓度在40mg/L左右时,厌氧微生物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 3.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厌氧微生物的活性在增强。其它条件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CN<->对厌氧微生物的影响在减弱。有机物的去除方面,34~39℃是厌氧消化的高效区。 4.厌氧体系pH变化时,CN<->对厌氧微生物的影响没有温度或CN<->浓度变化时的影响大。在pH偏中性的环境中,厌氧消化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较高。 木薯原水实验时,液体次氯酸钠可以快速、有效的去除木薯淀粉一次洗涤废水中的氰化物。经实验确定,处理实际废水时液体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可以控制在完全局部氧化阶段所需量的5~6倍。 建议对木薯淀粉废水采用次氯酸钠预处理→厌氧→好氧的组合工艺来处理。厌氧处理阶段时,在进水[CN<->]<10mg/L、温度34~38℃、pH接近中性的条件运行时,会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其他文献
宝兰高铁穿越陕西省西部及甘肃省东部,沿线大半隧道穿越厚度大、湿陷性强烈的黄土地层,其潜在的湿陷变形威胁隧道的安全稳定。所以,对隧道穿越的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尤其是隧道
我国自1990年建成第一座钢管混凝土拱桥——四川旺苍东河大桥以来,钢管混凝土拱桥就以其施工简便,跨度大等诸多优点而在我国得以迅猛的发展,已经建成的巫山长江大桥跨径达到460
本文以跨度为40m的单双层肋环型球面网壳为研究对象,对单双层球面网壳在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动力稳定性能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江南大学体育馆屋盖结构工程的稳定分析,主要
我国现有发电厂的钢筋混凝土烟囱很多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使用40多年.由于建造时期设计规范尚不成熟,施工工艺存在缺陷,加之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役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沿海地区的厂房、港口、交通设施、住宅建筑等不断增多,工程建设过程中难以回避软土地基。对于软土地基一般采用真空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如何合理分
“释能拱”是对既有旧危拱桥采用特殊施工工艺进行处理,改变其结构体系,使其内力重新分配,进而优化结构受力所形成的拱桥。“释能法”加固改造既有旧危拱桥,通常采用特殊机具在无
膨胀土问题是全球性的重大工程问题之一,虽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但至今在各国的工程建设中膨胀土引起的工程问题仍频繁发生并造成巨大地经济损失。据大量统计表明,膨胀土路段
受弯构件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构件,受弯构件的挠度计算是结构设计的一部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受弯构件刚度计算公式是通过对试验数据和试验现象的分析,提出力学模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大量涌现,基坑工程逐步出现深、大、复杂等特点,基坑工程的重要性日益显露出来。基坑支护形式也从以前单一的形式发
传统加筋土的布筋形式主要是在土体中沿水平面布筋。条带式带齿加筋是在立体加筋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在水平条带式筋条上布置竖向或空间筋材形成的组合立体形式。其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