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是世界性的课题,任何历史时期、任何社会和国家都把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提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发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在正式重申这一指导思想时,强调了要“推进预防腐败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因此,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也要强调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政观教育,帮助领导干部树立廉洁高效、以人民利益为本的从政价值观,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包括选人用人廉政观、工作条件廉政观、人际交往廉政观和生活方式廉政观在内的领导干部廉政观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和包括职业价值观、人际网络、家庭环境和社会风气在内的领导干部廉政观教育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对领导干部廉政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领导干部廉政观教育方法体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工作条件、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各个方面,存在廉政知识不够、廉政认同度不高、廉政自觉性不足等问题;第二,职业价值观、人际网络、家庭环境和社会风气等因素对领导干部廉政观教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明确领导干部廉政观教育的总体目标即是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廉政观教育体系。领导干部廉政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仆意识教育、清廉意识教育、勤政意识教育、良政意识教育等方面。领导干部廉政观教育要遵循方向性、科学性、制度性、渗透性、示范性等基本原则。加强领导干部廉政观教育需要从廉政知识、廉政认同、廉政自觉三个层次入手:第一,以采用训练教育方法为主,通过编制统一的适用性强的廉政制度读本、开展集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领导干部廉政知识教育培训与考核、开展领导干部家属廉政知识教育等方式,使领导干部及其家属掌握党内纪律规章和法律法规等相关廉政要求和廉政制度知识;第二,以冲突缓解教育方法为主,通过辨认与界定领导干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提供利益冲突问题分析方法及解决方案和宣泄渠道、提供领导干部个人利益保障与领导干部廉政的制度约束等方式,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政认同;第三,以采用社会实践教育方法为主,通过参与群众活动和社会服务、开展民众问政、倡导生活方式平民化等方式,使领导干部产生对群众社会生活的尊重与欣赏、关心与情感、敏感性与责任感。第四,需要营造良好的领导干部廉政观教育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