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矛盾突发期,据社会学家预测,今后若干年内,至少到2020年,是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期。而当前一些地方官员对民怨的积累视而不见,对矛盾的化解不闻不问,对谣言的传播毫无所知,对社会心理和舆论动向缺乏关注,当重大群体性事件爆发时,要么武力镇压,激化矛盾;要么花钱买平安,什么条件都答应,形成了“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导向。在很多地方,管理结果背离了管理目标,出现越维稳越不稳的困境。故应积极探索“维稳”的新思维和新路径。通过对瓮安事件、石首事件、通钢事件、大竹事件等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发现,谣言已成为使起因较小的导火线事件迅即演变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剂”。而当前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宏观和零散,实践中的谣言阻断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故研究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谣言阻断机制具有源头阻断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借助管理学、传播学、心理学、政治学和危机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探究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谣言阻断机制。具体而言:首先,文章对重大群体性事件谣言阻断机制进行了概述。具体介绍了重大群体性事件和谣言的内涵,谣言产生的背景和条件,谣言传播的特点、相关理论、传播机理和危害。本部分的写作目的是基于以上所概述的内容是研究重大群体性事件谣言阻断机制的基础和起点。其次,文章对谣言阻断机制缺失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瓮安事件、万州事件、通钢事件、石首事件这些典型的谣言阻断机制缺失的案例简介,剖析事件中的主要谣言,及其在事件发展中的“发酵剂”的作用,以及事件所反映出来的谣言阻断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对第四、第五章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分析提供实证基础。再次,文章对当前重大群体性事件谣言阻断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第三章的案例,剖析了当前的谣言阻断模式,以及当前的谣言阻断模式存在的问题,以为第五部分的对策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最后,文章提出了构建重大群体性事件谣言阻断机制的对策思考。具体包括建立谣言的前馈控制机制、建立谣言的反馈控制机制、强化政府的谣言阻断能力、增强媒体的谣言阻断功能以及提高民众抵制谣言的自觉性。以期在群体性事件的酝酿过程中阻断谣言这个重要的“发酵剂”,从而把重大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并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谣言阻断机制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