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内古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战争、宗教、机器、科技、消费文化、制度暴力等主题,及其特有的拼贴、黑色幽默、时空旅行、戏仿、科幻等创作技巧,甚至他在书中绘制的抽象派插图、创作的诗歌短语等都可以联系起来视为一个整体,即冯内古特小说文本的话语系统。本文所探讨的是这个系统如何形成一种控制性力量,作用于现实世界和人类的精神理智;并指出这种控制不单单是一种破坏性、摧毁性的暴力,它也可以是一种扭曲性的建构,即形成了所谓的“拼贴和精神分裂症”。冯内古特作品中看似紊乱的各要素实则组合为一个整体,相似的人物与情节总是在不同的作品中循环出现,形成独特的话语结构,本文试图阐述这种制约性力量如何在冯内古特的小说世界中得以体现并产生效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冯氏小说中的人物由于生存空间逼仄和精神萎缩而造成的精神分裂症状态有何特性、作者如何直面人类生存之困境与存在之虚无,并指出这种写作方式所代表的作家的艺术理念和精神内涵,通过他的审视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反思性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冯氏小说如何通过小说这一文本形式,生产出关于“未来形式”的可能性。
本文通过深入冯内古特的小说文本进行细读,研究冯内古特如何通过小说的形式,对历史进行重新面对和审视、对后现代生存空间中的“精神分裂症”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冯内古特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欲望,以及由欲望造成的理性和精神崩塌,并指出冯内古特的作品中包含的宏观的和个体的精神分析要素。借助精神分析理论、结构主义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等宏观视野,立足于冯内古特小说的人物网络和空间建构,指出其文本结构方式和形态。深入冯内古特的小说话语实践,指出他如何在文本中抵抗虚无与超越死生,通过想象性的力量,追求一种与现实对应的可能性,从而揭示冯氏小说创作的独特性和开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