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CO2捕集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力措施。目前,CO2捕集利用相关研究工作多针对燃煤电厂烟气开展的;相对而言,石灰窑气态产物中CO2浓度更高,更适合进行捕集利用。本文重点针对高浓度气氛下的石灰石热分解过程以及热解反应动力学特性开展研究工作,并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高浓度CO2气氛下的石灰石煅烧工艺流程,探讨并形成一种基于烟气循环的石灰石隔焰煅烧工艺。本文首先利用热重分析仪测试分析石灰石样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捕集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力措施。目前,CO2捕集利用相关研究工作多针对燃煤电厂烟气开展的;相对而言,石灰窑气态产物中CO2浓度更高,更适合进行捕集利用。本文重点针对高浓度气氛下的石灰石热分解过程以及热解反应动力学特性开展研究工作,并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高浓度CO2气氛下的石灰石煅烧工艺流程,探讨并形成一种基于烟气循环的石灰石隔焰煅烧工艺。本文首先利用热重分析仪测试分析石灰石样品在不同载气气氛下、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特性,载气(CO2和空气混合物气氛)基于石灰石实际工艺和隔焰煅烧工艺确定,CO2体积浓度分别是25%、35%、45%、55%、65%,升温速率分别是10℃/min、20℃/min、30℃/min。实验结果显示,提高升温速率有助于加快反应进程,但会使分解反应向高温区移动。载气气氛对分解反应的影响明显,随着CO2浓度的提高,分解反应向高温区移动;另外,石灰石中所含碳酸镁成分有助于促进碳酸钙的分解。基于石灰石热解实验数据,本文采用Flynn-Wall-Ozawa法和Coats-Redfern法相结合,对石灰石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包括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和机理函数等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石灰石热分解反应过程遵循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模型;石灰石分解的表观活化能随反应气氛中的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文利用Aspen Plus软件构建了基于烟气循环的石灰石隔焰煅烧工艺模型,验证了石灰石隔焰煅烧工艺的可行性,获得了石灰石隔焰煅烧工艺的关键参数。通过对影响循环烟气中CO2浓度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时,煅烧炉内空气量的增加会降低循环烟气中CO2体积浓度;石灰石进料量与循环烟气中二氧化碳体积浓度呈指数正增长;石灰石进料量固定时,获得了煅烧所需的最佳助燃空气量和燃气量。除此之外,当确定循环烟气中二氧化碳体积浓度时,原料进料量成比例变化。本文进一步优化了石灰石隔焰煅烧工艺,设计了实验方案。同时,根据上述研究得到的数据,设计了石灰石隔焰煅烧系统中的石灰窑炉、高温蓄热室以及燃烧室等装置,选择了适用于本工艺的燃气燃烧器、除尘器、风机等设备。本文研究为高浓度二氧化碳气氛下的石灰石煅烧过程积累了基础数据,对新型煅烧工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手是使人具有高度智慧的器官,也是人与环境交互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对机器人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与和需求不断增加,仿人机械手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其中驱动技术与控制技术是仿生手研发的关键技术。现存的机械手大多以直流电机作为驱动元件,但是受直流电机固有特性的限制,这些仿生手存在质量大、使用安全性和柔顺性低的问题。为了拥有柔顺的关节特性,许多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人造肌肉上。气动肌腱作为一种新型的标准
随着社会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研发一款具有爬楼功能的智能轮椅,将对改善老年人及残疾人的出行状况提供很大的帮助。本课题设计研发了一款轮腿式爬楼轮椅,它可以应对多种不同的出行环境,满足行动不便者出行的实际使用需求。该轮椅作为一种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何合理控制其工作便成为研究的关键,本文针对爬楼轮椅前腿机构的控制系统展开研究。在对爬楼轮椅前腿机构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完成后,通过实验测
在电子产品内部电路板上涂覆一层三防胶可使线路板免受恶劣坏境的影响,提高电子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和确保正常的使用寿命。但现有的双组份喷胶设备在涂覆三防胶时,仅适用于固化时间较长的双组份三防胶,且混合后的胶液在输送喷涂过程中会残留黏附在混胶装置、输胶管道、喷嘴内壁等位置,胶液固化后会堵塞设备影响使用;因此大部分企业在使用双组份三防胶时多采取手工涂覆作业,刷涂质量一致性差,效率也比较低。基于此问题,论文对双
资源分析作为重要问题分析工具,在技术创新理论中应用十分广泛。从某种程度上说,技术创新是资源的运用与重新配置的过程。现有资源分析方法框架下设计者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对资源分析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前资源分析多侧重于挖掘问题区域内资源、系统内资源和超系统资源等,缺少对专利知识库等知识资源的挖掘与应用,在传统资源分析基础上,进行涵盖专利知识资源在内的多维资源分析与攫取机理研究相对较少。课题在综合研究了国内外
微流体具有良好的运输性能和换热性能,在制备微电子器件和高热流密度的换热元件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微尺度下流体的运输及换热本质,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限制流纳米通道内流体的流动及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分析了壁面结构及壁面润湿性对含粗糙内壁的纳米通道内边界滑移的影响,以及壁面物理性质变化和驱动力变化对纳米通道内界面热阻的影响。通过改变壁面结构研究了壁面非对称对纳米通道内界面滑移的影响
机械力化学是一种工艺简单、能耗低且环保的新型合成方法。目前,机械力化学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功能材料的制备。氨基酸的结构多样,分子中含有反应活性很高的氨基、羧基以及其它功能基团,这一特点使其可应用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功能性复合材料在保持各组分优异性能的同时,还可通过各组分互补获得综合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设计合成具有优异性能的功能性复合材料是现在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此,本论文以机械力化学为主要研究
液滴蒸发是由气-液界面浓度梯度差驱动的一种常见而复杂的扩散现象,不同功能材料表面上液体的湿润、铺展、蒸发过程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对于了解各种功能材料表面的性能及其应用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研究固着液滴在不同材料的亲/疏水表面上静动态特性,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对液滴轮廓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并对蒸发模式中共有的的完全扎钉现象和特殊的粘滑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开展的工作及结论如下
激光抛光(Laser Polishing,LP)作为新兴的激光加工技术,相比其他的抛光技术有污染小、灵活性好、抛光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是一项很有发展潜力的抛光技术。LP分为热抛光和冷抛光两种,本文主要就热抛光展开论述。影响激光热抛光效果的因素众多,其中平均功率密度与光斑重叠率是主要因素,但这两个参数又与其它参数息息相关。为了提高热抛光精度,验证其可行性,本文搭建了LP理论模型,对热抛光实验进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导致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加。以水、导热油等传统流体为工质的电暖器具有起热慢、能耗高、加热效率低和经济性差等缺点。纳米流体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的固体颗粒、基液(媒介)以及表面活性剂三者混合制成的一种均匀稳定的新型换热工质,在能源、汽车、医疗、化工和微型电子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外诸多学者长期从事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研究
建筑施工中工作人员操纵机器人进行板材安装过程中因其施工环境复杂、板材底部安装凹槽不可视,对操作人员的安装经验要求较高且安装效率低下,迫切需要额外的视角与引导信息,因此引入增强现实技术来辅助施工人员完成作业任务。在面向板材安装的增强现实系统中,感知环境进行虚实结合是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待解决的问题有:如何利用视觉信息恢复工作环境、如何对环境中出现的物体进行识别与定位以及如何跟踪运动目标。尽管国内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