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目前,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缺乏具有早期预测价值的生物标记物。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液学参数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拟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所有2015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的2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缺乏具有早期预测价值的生物标记物。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液学参数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拟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所有2015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的2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前2周内的血液学参数、术前血清CA125及术后病理资料。计算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onocyte lymphocyte ratio,MLR);绘制ROC曲线,通过最大约登指数确定PLR、血小板(Platelet,PLT)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最佳截断值以及灵敏度与特异性;通过截断值将患者分别分成低PLR组和高PLR组、低PLT组和高PLT组。分别分析术前PLR、PLT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对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筛选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并通过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评估这些独立预测因子及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1、根据ROC曲线,确定PLT、PL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是281.5(109/L)、174.0。2、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深肌层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PLT分别明显高于病理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浅肌层浸润、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有宫颈间质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PLR分别明显高于病理分期为年龄<60岁、病理分期Ⅰ-Ⅱ期、无宫颈间质浸润、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分化程度低、病理分期晚、非子宫内膜样癌、LVSI、深肌层浸润、肿瘤最大径≥2cm、宫颈间质浸润、CA125>35U/ml、PLT>281.5(109/L)及PLR>174.0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再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VSI、肿瘤最大径≥2cm、CA125>35U/ml和PLR>174.0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PLR>174.0、CA125>35U/ml、肿瘤直径≥2㎝、LVSI单独诊断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的准确率分别是67.6%、67.6%、68.6%、81.2%。PLR、CA125、肿瘤大小三项联合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是82.7%,敏感度是74.2%,特异度是74.9%,这提示联合诊断预测价值高于其他各预测因子独立检测时的准确率,预测效能较好。结论:PLR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PLR、CA125及肿瘤大小预测价值更高,有助于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前CT引导下自体血及微弹簧圈定位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精准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心胸外科经术前CT引导下自体血(34例)及微弹簧圈(31例)定位后行胸腔镜下肺部磨玻璃结节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定位方法的定位费用、定位时长、肺叶楔形切除时长、定位成功率、肺楔形切除率、定位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胸率。结果:两种定位方法共完成了65例
目的: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仍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措施。因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复杂、高侵袭性的手术,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根据术前相关因素为患者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用于筛选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高风险患者,提前给予临床措施,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我院胸外科行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并管状
引言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高居癌症死亡原因的首位。针对肺癌病理类型的研究表明,腺癌已经替代鳞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亚型。据报道,具有微乳头成分的肺腺癌预后较差,术前掌握微乳头成分的存在,可能对患者个性化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很少有研究是基于CT影像组学的方法来识别微乳头成分,我们旨在探索一种术前预测肺腺癌中微乳头成分的有效方法。方法我们纳入了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期
目的:作为一种具有潜在恶性且临床罕见的PEcoma,eAML误诊率极高,目前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相关诊治经验尚且不足。本文旨在通过对eAML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8月-2020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2例e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eAML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历特征、治疗及随访,并结合查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图像特征资料,研究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找寻并建立一个结合患者术前临床和超声图像特征资料,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中央淋巴结转移状态列线图模型,为外科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病人(207例)的临床和超声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智能诊疗系统”计算出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平均密度,实性占比、倍增时间等指标,评估以上指标对于预测肺部结节的良恶性和浸润情况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共147例肺结节患者,共151个结节,男性57例结节(37.7%),平均年龄(51.4±9.7)岁,女性94例结节(62.3%),平均年龄(53.5±12.0)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1
背景: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来源以及胆管细胞来源两种类型,其中最多见的病理类型是肝细胞癌。肝细胞癌由于早期症状较为轻微,因此在临床确诊时,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阶段,而且肝癌本身生物学特性,导致其对放化疗不敏感。因此,早期发现、早期采用以外科手术切除,辅以靶向、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治疗,可以大大延长患者的寿命。目的:比较肝细胞癌在应用腹腔镜以及传统开腹两种不同方式下进行手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选择肝癌
【背景】肝癌在全球所有癌症的死亡率占第7位(8.2%),是导致成年男性死亡的第4大癌症。在我国成年人中,肝癌死亡率(13.94%)高于全球水平,仅次于肺癌(26.99%)。[1]肝癌对于化疗和放疗并不敏感,目前中晚期肝癌患者一线首选药物仍是索拉非尼(sorafenib)。索拉非尼作为经典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阻断原癌基因Ras-Raf-MEK-MAPK通路并可作用于多个靶点。[2]尽管索拉非尼也
目的:本研究探讨术后复发或转移结直肠癌患者多种18F-FDG PET/CT显像肿瘤糖代谢参数和血液学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并建立联合指标,构建诺模图(nomogram)预测模型,预测患者预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9月我院接受18F-FDG PET/CT显像疑似或活检组织病理学确诊的,且尚未行任何治疗的复发或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数据,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发肿瘤组织病理学参
目的:恶性肿瘤不受控制的复发和转移是恶性肿瘤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波形蛋白(vimentin)与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呈正相关。vimentin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中也呈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的转移和预后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vimentin在CRC进展中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启动子是调控vimentin表达所必须的,启动子本身并不控制基因的活动,而是与转录因子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