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农村不平等问题的研究——以贵州省调查数据为例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jhurfd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贫困人口总量的大幅度下降.但是,收入分配也从计划经济时代高度的平均主义走向了高度的收入不平等.与印度、越南和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相似,地区间不平等程度的加深也日益成为中国政府和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有不断恶化的趋势,改革之初的1978年,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仅为0.22,到2004年则增加为0.37,收入差距扩大了67﹪以上.这种趋势不但会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后果,也会影响到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本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县某三个行政村的全户调查数据和二百多个自然村的住户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收入和支出的不平等指数分解以及收入决定方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自然村内部和行政村内部不平等的状况、构成和农户收入的决定因素. 研究发现,与沿海地区不同,农业仍然是西部地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当地非农就业机会不均,是导致农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在支出方面,医疗和教育费用是支出不平等的重要解释因素,由于农户收入和人力资本高度相关,长期来看,医疗和教育支出的不平等将会导致更大的收入差距.同时,对自然村的分析也表明,基础设施、市场、教育和政治参与情况是造成自然村间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上述发现对于落后地区制定扶贫和地区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报告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言;第二部分介绍研究对象、数据和初步结论;第三部分介绍调查设计;第四部分考察村内不平等,并运用回归方法揭示了农户收入的决定因素;第五部分探讨自然村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决定因素.最后是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以氨和铵盐的教学为例,探讨元素化学中培育“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教学实践;通过关联性问题和任务的设置,培育学生发现证据,逻辑推理,实验验证,建立模型,完善模型能力,并尝
伊丽莎白时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这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整个伊丽莎白时期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济贫法令,这一时期的济贫法令较以往相比,既沿
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当代教育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文章基于化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型,以“向空气要
细节,在文学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人将它视作文学的生命,还有人将它称为文学的细胞。在新闻写作中,特别是在人物通讯的写作中,细节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穆青曾在《
本论文从微观经济学、公共财政学、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的多维视角,采用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山东省为例,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进行了研究,以期设计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理论部分,评述了国内外有关可持续技术采用的研究进展,并在总结技术采用的一般决策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可持续农业技术采用不足的经济
期刊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