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贫困人口总量的大幅度下降.但是,收入分配也从计划经济时代高度的平均主义走向了高度的收入不平等.与印度、越南和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相似,地区间不平等程度的加深也日益成为中国政府和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有不断恶化的趋势,改革之初的1978年,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仅为0.22,到2004年则增加为0.37,收入差距扩大了67﹪以上.这种趋势不但会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后果,也会影响到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本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县某三个行政村的全户调查数据和二百多个自然村的住户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收入和支出的不平等指数分解以及收入决定方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自然村内部和行政村内部不平等的状况、构成和农户收入的决定因素.
研究发现,与沿海地区不同,农业仍然是西部地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当地非农就业机会不均,是导致农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在支出方面,医疗和教育费用是支出不平等的重要解释因素,由于农户收入和人力资本高度相关,长期来看,医疗和教育支出的不平等将会导致更大的收入差距.同时,对自然村的分析也表明,基础设施、市场、教育和政治参与情况是造成自然村间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上述发现对于落后地区制定扶贫和地区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报告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言;第二部分介绍研究对象、数据和初步结论;第三部分介绍调查设计;第四部分考察村内不平等,并运用回归方法揭示了农户收入的决定因素;第五部分探讨自然村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决定因素.最后是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