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无论是对原语文本的选择,对原文本的理解,还是对目标语文本的输出和表达,译者都在不可避免地发挥着自己的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无论是对原语文本的选择,对原文本的理解,还是对目标语文本的输出和表达,译者都在不可避免地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而,长久以来,译者的地位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译者长期处于“隐形人”、“奴仆”的地位。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文化转向”以后,国内外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关注越来越多,译者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阐释学和翻译有着天然的联系。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阐释学家为翻译研究拓宽了视野,更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乔治?斯坦纳将哲学阐释学运用到翻译领域,将整个翻译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即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且其中每一步都渗透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本文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四步骤为理论基础,以《浮生六记》的林语堂译本为个案,采用例证法重点探讨了林译本中译者主体性在四步骤中是如何体现的,在此过程中,对吸收阶段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作了分析。通过对《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不难发现,在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四步骤理论下,译者主体性在林译本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同时,在对意义的吸收阶段,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都得到了体现。本文也是译者主体性地位由“隐形人”到独立个体这一伟大转变的再现和回放,译者主体性应该得到充分认可和尊重。此外,译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译者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以及个人跨文化意识等都会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总之,人们在尊重和肯定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不能盲目夸大译者主体性,译者应该根据原文本、原作者、原语文化及译语文化等诸多因素合理地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从而创造出最佳译文。
其他文献
本翻译报告是对Lonely Planet Thailand(2007版)中节选章节Upper South Gulf英汉笔译项目的总结。此项目属于个人模拟翻译,笔者希冀一则提升翻译能力,二则总结相关翻译方法,
本文以葛浩文《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究汉译英作品成功的原因。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件说明了西方读者对于其作品的接受。读者
纪实文学是一种以文学形式写真记实的体裁,介于传统文学与实用文体之间。近年来,随着纪实体裁的兴起,许多优秀的外国纪实文学作品被引进了国内,但译者存在着对纪实文学认识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主要以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英语人称指示语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的语料来源是2009至2015年的“国情咨文”,本文主要讨论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中国与全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与西方国家的金融贸易业务关系越来越密切。公众对经济领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在
介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随易通”系统中的分布安全代理体系的设计和实现,该体系由一系列分布部署、提供安全代理服务、反向代理服务、访问控制功能的代理服务器与对这
语序既是语言的一种结构规则,也是语言使用者们者组织信息的一种方式。所有人类语言的句子结构都按照一定的信息组织原则呈线性顺序排列。但是,在语言的实际使用当中,违反常
长期以来言语反讽一直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上对其研究仅限于说话人话语的字面意思和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之间的关系。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说
众所周知,每个人在掌握一门语言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犯一些错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错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学习者可以通过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来认清自身所处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