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驾驶员疲劳检测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驾驶员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对驾驶员驾驶状态的检测和预警,可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员疲劳检测成为当前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目前的检测方法的准确率仍然较低。本文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融合人脸及特征点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识别驾驶员状态。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基于多任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MTCNN(Multi-Task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MTCNN)的人脸及特征点检测算法,实现真实驾驶环境下驾驶员脸部区域的精确检测和相关特征点的定位。算法增加了训练特征点,提升了网络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头部姿态判断的可行性;替换网络的激励函数,添加BN层,以提高网络的运算速度;同时,在O-Net网络结构中添加多尺度池化层,进一步提高网络模型对不同尺度特征的描述能力。(2)提出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的眼睛和嘴巴状态识别模型。提取眼睛和嘴巴特征,输入到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判断特征状态,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根据人脸特征点对头部姿态进行判断,以用于后续多特征融合的疲劳判定。(3)提出多特征融合的驾驶员疲劳判定算法。根据识别出的眼睛、嘴巴状态以及头部姿态,设定PERCLOS值、嘴巴张合率MCR和头部非正脸率HDR三种特征指标,融合多特征进行驾驶员疲劳状态的综合判定。(4)分别对人脸及特征点检测算法、眼睛嘴巴状态识别算法和多特征融合疲劳判定算法进行了实验和测试。针对人脸和特征点检测算法,将改进前后的MTCNN算法在FDDB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本文算法在检测速度和精度上都优于原算法。针对眼睛、嘴巴状态识别算法,将本文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模型与常规卷积的模型以及传统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模型耗时和准确率明显优于对比算法。针对驾驶员疲劳判定算法,本文在YawDD数据集和课题组志愿者自制模拟驾驶过程视频上与其他几种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在查准率和查全率上均有提升,分别达到96.22%和98.08%。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公司控制权市场也同步发展壮大。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生控制权转移前后的若干会计年度内,经营绩效会受到怎样以及多大程度的影响,迫切需
目的:通过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运动损伤科门诊及住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证治规律,为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依据。方法:对科室内收集的105例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病例一般资料、证型、用药,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Statistics 22对数据进行频次、聚类分析,总结临床常用中药,组方规律。结果:统计收集病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首次提出并研究食饵具有避难所的非自治差分HollingⅡ类功能性反应捕食-食饵模型.借助差分不等式得到了一组保证系统的持久性、全局
本文主要讨论了3类非线性抛物型方程组解的性质。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二章为引言和预备知识。第三章讨论带局部化反应源和非局部边界条件的非线性抛物型方程组ur=f(u)(△u+u
油锯装配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管理过程,工厂在进行油锯生产中,从原料的入库到线体组装,最后到油锯产品的发货,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质量问题。目前大多数公司所用的管理方法为全面质量管理,但是在其运用实施过程中,工作量比较繁重,效率较低,所以推行进度较为缓慢。论文是在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和工厂的现场质量管理报告的基础上,结合S公司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将传统的质量管理工具(如FMEA分析、因
在真核细胞中,染色质的高次结构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当染色质结构排列紧密时,会阻止初始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募集到相应基因启动子上特定序列的DNA位点,从而使相应基因的转录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点行业,对GDP的贡献极其巨大,同时联系着众多上下游产业,比如金融、钢铁、建材、化工、机械。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需求量
扭转梁后桥作为中小型轿车后悬架的常见形式,主要通过不同的零件焊接形成,而焊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冶金过程,温度、相变和热应力三者的耦合作用产生的焊接残余应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雄黄通过内质网途径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细胞株THP-1凋亡的潜在机制,为雄黄靶向用于AML的治疗寻求实验学支持;评价老年AML患者使用含雄黄方剂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提高老年AML的临床疗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体外实验:(1)培养AML细胞株THP-1;(2)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雄黄
多级孔道微孔—介孔分子筛保留了微孔沸石分子筛的强酸性、高水热稳定性等优点,并引入了介孔材料较大的孔径,使得其扩散性能得到极大改善。反应物能更快地接触到活性中心,而生成的目标产物也能更快地从孔道内扩散出去,有效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因此,多级孔道分子筛的合成和催化应用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长碳链季铵盐[C22H45N+CH32C6H12NCH32]Br-(C22-6N)和十六烷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