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也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饮用水源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和基本人权。水源地的安全和应急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生活质量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供水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同时,近年来频繁爆发的水源地突发事故也暴露了我国水源地应对突发事故能力的不足。本文在总结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水源地的安全特性和影响因素,同时综合考虑水源地应急能力,构建了一套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固城湖水源地为例进行实例研究,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实用性,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论文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调查分析我国饮用水现状和水源地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水源地安全的重要性,并分析国内外水源地安全评价和安全保障措施的研究动态及其发展特点。
2.系统地介绍水源地安全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水源地安全的定义、特性和影响因素,并着重分析了水源地突发事故的定义、类型和特征,为水源地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研究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根据水源地安全特性,建立了以水质安全、水量安全、生态安全、运行安全和应急能力五项评价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具有多个评价指标的一般性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水源地安全评价的特性,选择了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作为评价方法。
4.在水源地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工程和非工程两个角度提出安全保障措施,并针对水源地突发事故从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善后处理三方面探讨构建应急保障体系。
5.结合高淳县固城湖水源地的实际情况,利用本文建立的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水源地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