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印版画艺术的形式发展与审美特点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离我们并不遥远,所有过去的或刚刚过去的都可以视为传统;传统离我们又相当遥远,因为我们生活在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于是,传统成为了一种经验,她告诉我们,我们曾经从哪儿出发,现在身居何处,走向何方…… 从远古延续发展而来的文化遗存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印”与“刻”的艺术形式,它们不断地发展与汇集,最后导致了雕刻印制的产生,本文讲述了古典木刻艺术的发展及其审美特点。其中最为有世界性影响的就是民间木版年画,其拙朴画风记述有关审美情趣的演化与现实 ……画中形象质朴、自然、简练单纯,比较直白地表达农民朴实的主观愿望。很多画面都有情节性、装饰性、趣味性,色彩鲜艳强烈。这样的表现方法既适合于广大农民、市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也便于木板印刷制作。在现代印刷技术产生之前,这是大批量生产图画的唯一方法。随着时代的推移,旧年画中一些迷信落后的观念渐渐被淘汰。年画只是作为一种非常通俗而普及的艺术形式保留下来。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画种出版数量能达到年画的出版量。年画成为世界上读者最多的画种。中国的版画传到日本,对“浮世绘”产生了重要影响。浮世绘的魅力當然在於其高度的艺术价值上,又因是当時的通俗绘画,題材多取自民众的生活习惯与日常景象,再加上独特的色彩与创意,每幅皆具有鮮明的日本民族风格,也反映当時的日本文化背景。 19世纪后期,“浮世绘”传人欧洲,莫奈、梵高、马奈、雷诺阿等印象派画家,皆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梵高個人的珍藏品中就有大量的日本歌川派浮世绘。梵高湛蓝的天与金黃的太阳花,可說是取材自日本的浮世绘。 以至对西方现代绘画产生的重要影响。 从中国当代创作水印木刻的发展看其形式语言特点和其审美态特点。用一种美好、纯洁的触动,表现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和强烈向往,把艺术风格、审美理想、生活抱负融为一体在技法研究和艺术创新的探索中,创作出有承传优秀版画传统,有时代精神和语言特征的作品,审美上又能使人产生共鸣。这种鲜明的东方风格不仅仅是属于东方人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没有国界,没有限制。重复运用一种艺术语言,必然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所以期待新的审美观念,美的造型语言。木板画是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形式语言的精髓,加以强化.并与现代文明的标志符号并置.通过这种语言和意识上的冲突,在视觉和意识上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同时造成很强的心理冲击力.有的则选择一些有代表意义的独特语言将具象和抽象语言并置在作品中,在语言中尽管使用符号性语言,但符号是微妙变化且生长着的,因为这种生长变化,使作品带有活力,即有视觉的延伸又有精神的扩张。以此论述来发现水印木刻这个极具民族性和表现性的画种,在当代审美趣味中的传承和开拓性,在现代中西观念融和的观念和意义中,发现其存在的新的审美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新世纪,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高校校园中不仅是“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校园环境也育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
本课题属设计管理研究领域。在信息化的时代,从电子商务(E-Commerce),数字化设计,到电子化管理(E-Management),一个以数字化形式(digital form)沟通与共享的环境正在形成。然而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