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yi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广西国有东门林场雷卡分场不同栽植代数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辅以灌草坡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栽植代数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和土壤主要肥力因素(土壤水分含量、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季节变化,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对不同栽植代数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包含土壤酶活性)综合指数以及土壤退化指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栽植代数土壤脲酶活性变化为:灌草坡>1代林>3代林>2代林,酸性磷酸酶活性为:灌草坡>1代林>2代林>3代林,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为:灌草坡>2代林>1代林>3代林。不同栽植代数的土壤水分含量、pH值、水解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为:灌草坡>1代林>2代林>3代林;全磷含量为:灌草坡>3代林>2代林>1代林;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变化趋势均为:灌草坡>1代林>3代林>2代林,3代林的几乎所有的土壤速效养分是高于2代林。(2)不同栽植代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相一致,土壤脲酶活性的季节变化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酸性磷酸酶活性: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蔗糖酶活性: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过氧化氢酶活性: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土壤水分含量的季节变化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pH值:冬季>夏季>秋季>春季;全氮: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全磷: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水解氮:夏季>春季>秋季>冬季;速效磷:夏季>春季>秋季>冬季;速效钾: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有机质:冬季>春季>秋季>夏季。(3)桉树人工林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极显著相关;酸性磷酸酶活性与pH值、速效钾、有机质极显著相关,与土壤水分含量、水解氮显著相关;蔗糖酶活性与pH值、水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极显著相关;过氧化氢酶与pH值、速效钾、有机质极显著相关,与土壤水分含量显著相关。对土壤酶活性有较重要影响的作用为水解氮-有机质的相互作用、水解氮自身作用和有机质的自身作用。(4)通过与灌草坡的比较,不同栽植代数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为:1代林>3代林>2代林,土壤退化程度为:2代林>3代林>1代林。可见,桉树连栽会造成林地土壤肥力的下降,但其下降趋势并不完全随栽植代数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通过选择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可以减缓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下降趋势,维持林地生产力。
其他文献
本文从介绍和分析史皓元等(2006)对吴语与南部江淮官话的比较研究入手,讨论了北部吴语通语音系的构拟、南部江淮官话和吴语方言属性的检测标准、北部吴语与江淮官话若干共享
耳聋基因编码蛋白CIB2隶属于钙整合素结合蛋白家族。此蛋白家族包括CIB1至CIB4四个蛋白,它们均包含多个钙离子结合结构域(EF-hand)。目前对于CIB蛋白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CIB1
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同时也是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的重要模式生物。它具有适中的体型、较短的生命周期以及较高的繁殖率等实验动物的特点,同时具有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