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山梨、杜梨和豆梨砧木苗为试材,采用水培培养方法,在缺铁和正常供铁条件下,比较研究三种梨砧木苗叶片的黄化反应以及植株铁吸收利用的生理代谢差异,进而揭示抗缺铁黄化梨砧木铁吸收利用内在机理,为今后科学评价和筛选铁高效利用砧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随着缺铁胁迫时间的延长,三种梨砧木苗叶片黄化不断加重,从处理第10d起,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最终均降至1.60 mg/g以下,叶片黄化指数均升至0.5以上。相比而言,杜梨和山梨叶片的黄化指数较低,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而豆梨叶片的黄化指数较高,而叶绿素含量相对较低。 2.在缺铁胁迫下,三种梨砧木的根际酸化现象明显,根际pH值明显下降,下降幅均在0.4个单位以上。根际pH的变化可直接影响根系系Fe3+还原酶的活性。其中,杜梨根际酸化幅度最大,并且根系Fe3+还原酶的活力显著升高;而豆梨和山梨根际酸化幅度较低,且Fe3+还原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杜梨。 3.缺铁胁迫能促使三种梨砧木苗的根系活力、叶内SOD酶以及根内POD酶活性增高,但增加幅度随不同砧木种类而异。同样的胁迫条件下,根系活力以抗缺铁黄叶较强的杜梨为最高。 4.缺铁胁迫均抑制了不同梨砧木苗的生长,如株高、叶片数量、叶面积、植株鲜重和干重,并且引起根系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缺铁胁迫虽然提高了三种梨砧木的根系表面积、总体积以及根系的平均直径,但却明显降低了粗度小于或等于2mm的细根长度以及根尖数量。相比而言,抗性强的砧木下降幅度较小。 5.三种梨砧木苗的铁吸收速率有所不同。随着吸收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供铁浓度的增加,三种梨砧木的铁吸收速率和吸收总量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在相同铁浓度和处理时间下,三种梨砧木的铁吸收速率和铁吸收铁总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杜梨>山梨>豆梨。 6.就同一种梨砧木苗而言,根、茎和叶中全铁含量表现为:根>叶>茎。在缺铁和正常供铁水平,根的全铁含量能达到叶和茎的2.5倍以上;根、茎和叶中活性铁含量同样表现为根中最高,在缺铁和正常供铁条件下,根的活性铁含量均能达到叶和茎的4.5倍以上;三种梨砧木的全铁含量平均为活性铁含量的4.54倍。综合分析表明:全铁含量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梨砧木的铁营养代谢状况,而活性铁的含量与植株正常铁代谢生理活动更为相关。三种梨砧木苗体内活性铁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杜梨>山梨>豆梨。缺铁胁迫条件下,杜梨体内铁活化利用能力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