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储运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052333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子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食是国之根本,民之命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粮食安全得到保障,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在战争时期更是发挥着巨大作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粮食储运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食储运方面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初步实施阶段、加强管理阶段和全面统制阶段。在初步实施阶段,国民政府成立了战时粮食管理局和战时粮食管理处,负责战时粮食管理相关事宜。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对粮食管理较为松散,许多粮政措施并未落到实处,仓储建设成效不大。加强管理阶段从全国粮食管理局的设立开始,1939年底一场严重的粮食危机开始在国统区爆发,为了解决这场来势汹汹的粮食危机,国民政府首先成立了全国粮食管理局。在粮食管理局成立之后,逐步加强了对粮食储运工作的管理,先后制定了粮食储运政策,完善了仓储基本设施,宏观调控国统区粮食供应,粮食管理工作由分散走向集中。全面管制阶段粮食储运工作随着粮食部的成立而进一步加强,在粮食仓储方面,国民政府对已有仓库进行大规模改造,在粮食验收、保管与仓库修建、维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适应抗战需要。在粮食运输方面,国民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与法规制度,从粮食运输机构、路线、工具、成本等方面加强管理,优先保证军粮的供应,维持重要城市的民粮调剂。总体而言,国民政府战时对粮食的储运管理工作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国民政府的粮食储运工作在抗战初期基本上保证了军需民食,有利于大后方的稳定与团结;另一方面仓储和交通建设的成果也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由于部分决策的失误和机构的尾大不掉,脱离了广大人民以及办事官员的贪污腐败等因素,导致了诸多弊端与问题的产生,以至于抗战时期粮食储运工作的多项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对当时粮食储运管理工作的系统研究,有助于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粮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实现历史的进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其他文献
首先回顾了基于结构的几种主要的视频信号处理技术,讨论了这些技术在环境下的适用性,认为目前业界已有Internet C/S Internet的研究成果并不适用于视频流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几种现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指出了视频流应用系统中比较有潜力的Internet研究领域和工业界急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19世纪以来,西方各教会相继来华传教,湖南因其地理位置成为各差会广为关注的地区,然而湖南因其保守和排外却是基督教新教进入较晚的地区。美国北长老会是最早到湖南进行传教
本文以日本侵略者操纵成立的组织协和会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了其成立的历史背景、产生过程和改组扩张的经过以及协和会所宣称“民族协和”的基准、主调与目标归趋,并通过协和
作为乡村社会变迁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复查更是土改运动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有关建国初期河南省土地改革
西医在19世纪中后期进入陕西,在实践中渐渐和中医及本地居民生活产生互动与交流。本文通过考察近代西医在陕西的空间扩张、西医在卫生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中西医交流的案例,试图
基于对实时嵌入式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CORBA/Java技术的监控方法.这种新方法利用CORBA/Java技术可很好地实现异构系统的监控.该文提出的新方法充分利用了Java语言
生命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最初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是源于当时西方国家毒品犯罪,艾滋病蔓延,社会青年暴力等问题而衍生出的一种教育形式。近年来我国生命教育主要针对
探讨老年患者在CT增强扫描中发生对比剂渗漏时的护理方法。做CT增强扫描前,先要做好老年患者的知情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以及技术性准备工作;注射药液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是否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