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努力,尽管可再生能源容量已迅速增加,但火电厂仍然是满足可变负荷需求的可靠电力供应的关键。此外,风能被公认为是最环保的能源之一,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其增长速度最快。因此,提高发电系统(热力和风力发电系统)的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变得更加重要。为了保证发电机组在需求负荷变化和风速变化下的可行性和响应能力,必须对其进行优化控制设计。因为这些发电系统具有很强的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努力,尽管可再生能源容量已迅速增加,但火电厂仍然是满足可变负荷需求的可靠电力供应的关键。此外,风能被公认为是最环保的能源之一,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其增长速度最快。因此,提高发电系统(热力和风力发电系统)的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变得更加重要。为了保证发电机组在需求负荷变化和风速变化下的可行性和响应能力,必须对其进行优化控制设计。因为这些发电系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所以利用传统的线性控制技术实现这一任务十分困难。随着这些发电系统装机容量的逐步增加,电厂的经济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对电厂运行的主要关注已从完全跟踪控制问题转向环境和经济问题。这些发电系统的经济性能一般采用分级递阶模型预测控制结构进行管理,其中底层实现动态跟踪性能,上层实现经济性能。尽管该体系结构实现了稳态优化,但可能忽略了发电过程的动态优化。与此相反,系统的输入约束是物理特性决定,而由于不可预期的干扰可能会使状态处于可行域之外,状态约束也可能无法满足。在早期为这些发电系统设计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MPC)框架所作的工作基础上,为了保证这些发电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能,还需要解决四个额外的问题:(1)以往的建模技术虽然具有良好的稳态控制性能,但它们的模型都是近似得到的,可能会导致动态控制性能的恶化;(2)可以采用适当的技术(如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IOFL)方法)实现精确建模,但需要构造约束映射算法,将原始输入约束转化为基于控制器输出变量的新形式;(3)在以往的稳定MPC方案中,没有考虑这些发电系统的输入速率约束;(4)在EMPC方案设计中应考虑发电系统的状态约束和扰动。因此,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IOFL方法的锅炉汽轮机系统最优EMPC方案。利用IOFL方法将非线性汽轮发电机组解耦为一个新的线性系统,用于构造IOFL-EMPC策略。该控制器采用经济二次规划的形式,考虑了汽轮机组的输入和输入速率约束。此外,利用自适应迭代算法进行约束映射,保证整个预测时域内可在有限步内得到可行解而不违反原始约束。(2)提出了一种基于IOFL方法的锅炉-汽轮机系统稳定EMPC方案。通过应用一种约束映射策略,将实际的输入约束转换为基于控制器输出变量的新形式。此外,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的最小-最大MPC问题,在考虑输入和输入率约束的同时,保证了该方案的稳定性。进一步地,IOFL-EMPC方案将经济优化和锅炉汽轮机机系统动态跟踪集成到一个在线框架中。(3)提出了一种模糊软约束的锅炉汽轮机系统EMPC方案,保证了存在持续扰动的情况下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经济性能。通过考虑输入约束和软状态约束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的软约束MPC问题,设计在线线性反馈控制来保证所提控制器的稳定性和可行性。该方法将经济优化和模糊控制系统的动态跟踪结合为一个在线框架。(4)提出了一种平衡计算负担和最优性的部分离线控制策略,用于实现风电机组控制。通过一种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处理输入速率约束的方法,改进了拟最小-最大策略,保证了风机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的风力机桨距控制的稳定EMPC方案,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改善动态经济性能。在满足输入约束和状态约束的前提下,通过求解在线线性矩阵不等式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小-最大MPC方法来保证风力发电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各方必须广泛遵循监管框架,营商环境变得竞争激烈、风险重重。每个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风险,有些企业通过应对潜在威胁的战略计划脱颖而出。内部审计是确保善治和向所有者和利益攸关方提供有关机构状况的准确信息的主要战略之一;内部审计确保组织遵守法律,避免在外部审计期间可能发生的错误,并避免被处罚;内部审计在评估企业内部控制(包括会计和公司治理)、确保遵守法律和法规,以及准确的数据收
隧洞是地下工程中十分常见且占有重要地位的结构,可以用来引水输水、通人通车、输送煤炭等矿石资源,在国家许多超级工程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隧洞和地下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埋深越来越大,且数量在逐步上升。然而,深部岩石力学行为与浅部有显著区别,尤其是在深部开挖的隧洞将承受着高地应力,这使得围岩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当隧洞周围部分岩体达到屈服而不引起隧洞整体结构的失稳时,将会在隧洞周围一定
由温室气体带来的气候危机已经给全球各行各业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应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势。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我国正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核电作为全球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低碳电力来源,具有清洁高效、能量密度大、出力稳定、运营产出灵活性高等优势,但历史上的两次重大核电站事故给核电发展带来了重创,因此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的前提是确保核电
随着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及大量电力电子装备投入,系统呈现电力电子化特征,其弱支撑性及低抗扰性导致系统发生连锁故障的风险不断增加。快速准确的电力系统扰动识别,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s,PMUs)作为最有效的动态测量工具之一,能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全局的运行工况变化,为数据驱动的电力系统扰动识别创造了条件。针对大规
复合绝缘子在我国应用广泛,沉积在复合绝缘子表面的污秽是引发复合绝缘子劣化、老化甚至闪络事故的重要媒介。本文重点研究了颗粒与电工硅橡胶的碰撞反弹运动特性,提出了颗粒与复合绝缘子表面的碰撞粘附模型,获得了伞形结构与伞形参数对复合绝缘子抗污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可为复合绝缘子的选型与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依据,工作内容如下:(1)开展了微颗粒静态接触模型在绝缘领域适用范围的研究,给出了常见颗粒与四种不同材料
城市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一旦在城市及其附近发生地震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震害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对减轻城市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建筑群震害分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本文在城市建筑群震害模拟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以下两方面开展研究。一方面,通过引入结构监测数据研究城市建筑群的模型更新方法,以提升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情景匹配方法和聚类算法建立两种城市建筑群震害
2019年以来,我国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电力市场范围、市场模式加速集成融合,高标准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对于支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电力市场具有复杂系统特性,不同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利益关系交错,加剧了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的自利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2015年,中发9号文提出要建立健全市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阶段,低碳转型正是中国经济追求高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内在诉求。而环境规制工具是各国政府治理环境的重要手段,尤其中国在“双碳目标”重大战略部署下,从环境规制工具视角探讨碳减排尤为重要。然而环境规制工具的碳减排效果与规制工具类型和空间特征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同时把三种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引入碳减排研究中,运用空间统计方法
液滴对固体表面的撞击是自然界和工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现象,如雨水的降落、喷洒农药、表面清洁、3D打印等。受到了重力、惯性力、表面张力和粘性力的作用的同时,液滴撞击表面过程总会伴随着能量与质量的交换。在液滴撞击过程中施加电场,在工业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而电场的施加使纳米液滴撞击过程的作用力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相对应的撞击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如铺展半径、恢复系数等也有所不同。电场作用下纳米液滴撞击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