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形硒长链状分子结构的单分子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ch1987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元素自1817年被发现以来逐渐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硒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从晶型上可分为晶体硒和无定形硒(非晶体硒)两大类。前人通过X射线衍射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晶体硒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充分研究。他们也尝试通过上述方法对无定形硒的分子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无定形硒分子的可能结构(分子链、分子环等)。但无定形硒由于其非晶体结构,其分子的确切结构无法通过上述方法获得,因而至今仍未能确定。近年来,无定形硒由于其独特的光敏、光电和半导体特性,在新材料领域(尤其是纳米材料和半导体材料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此前,研究人员均是在宏观层面对无定形硒展开研究。相关研究结果为宏观层面上大量分子的平均化结果,且受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无法提供无定形硒分子的本征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无定形硒新型材料的性能,需要从微观层面对其展开研究,尤其需要获得无定形硒的确切分子结构。本论文利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力谱技术和量子力学计算对无定形硒分子的单分子链弹性(简称单链弹性)与结构进行了研究。首先,本论文对不同的无定形硒样品在壬烷实验环境中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定形硒中存在长链状分子结构,且在不同溶剂中溶解的无定形硒单分子链在壬烷实验环境中具有相同的弹性。然后,本论文使用量子力学计算(Quantum mechanics,QM)研究了无定形硒的几种可能分子结构的理论单链弹性,将QM计算结果与自由连接链模型相结合,得到它们相应的理论弹性拟合曲线。将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进行对比,发现平面锯齿形单链的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能较好地重合,确定了无定形硒的分子结构为平面锯齿形结构。实验结果及模拟结果相互独立并彼此验证。模拟结果表明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中所得的无定形硒分子的单链弹性也可通过自由连接链理论模型进行描述,理论模型是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桥梁。基于以上讨论,本论文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无定形硒中存在长链状分子结构,无定形硒为无机高分子。单分子力谱结果表明,无定形硒的分子具有较宽的分子量分布;(2)溶解于氧化性溶剂、还原性溶剂、有机溶剂中的无定形硒在壬烷实验环境中单链弹性相同,这表明不同样品中的无定形硒保持相同分子结构,未发生变化。无定形硒的单链弹性与结构没有因为溶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壬烷实验环境中获得的无定形硒分子的单链弹性为其本征弹性;(3)基于前人的研究,构建了平面锯齿形、立体螺旋形和立体冠状单链的重复单元模型。先使用量子力学计算研究了几种可能模型的单理论弹性,然后将自由连接链模型与单分子理论弹性相结合,进一步得到每一种模型的拟合曲线。通过对比,平面锯齿形4原子重复单元的拟合曲线与无定形硒的实验曲线能较好地重合;(4)计算了平面锯齿形4原子重复单元的拟合曲线与归一化力-拉伸曲线的平均偏差。结果表明,模型的最优库恩长度为0.23 nm,与Se-Se键的键长(0.232 nm)极为接近。平面锯齿形4原子重复单元可用于描述无定形硒的真实分子结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道路交通网不断加密完善,随之出现的是越来越多的近接工程建设难题。新旧隧道间相遇的概率越来越大,近接条件越来越复杂,有水平并行的,也有立体交叉、重叠的。在既有隧道附近采用矿山法修建隧道时,爆破产生的应力波会对既有隧道的安全和稳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保证新建隧道的顺利施工和减小既有隧道的动力响应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以义东高速西甑山隧
在钢铁、煤电、冶金、水泥、化工等工业领域,每年余热资源数量已超过四千三百多万吨标准煤。目前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研究和应用比较多,但在以建陶类工业为代表的低品位烟气余热利用方面,则缺乏相关应用。本文首先对典型建陶类工业余热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确定了余热利用对象温度范围为150℃~200℃的烟气,并测试了烟气成分,据此分析了目前低品位余热利用方式中技术比较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有机朗肯循环
多式联运具有安全、高效、低成本、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可以有效的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无缝连接。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作为一种兼容性好、成本低、施工简单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将其应用于集装化多式联运,推动多式联运向纵深发展,对我国货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缺乏悬挂式单轨系统的相关标准,理论研究也主要基于刚性轨道,忽略了柔性轨道梁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将轨道梁视为弹性体,在ANSY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复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控越来越受到重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目标是以最低成本生产出高质量产品,为合理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提高对制造过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以处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统计过程控制是帮助产品质量平衡和降低失效成本的过程控制工具,随着计算机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质量图控制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大数据时代,以机器学习成为质量图控制方法的主流。本文通过机器学习算
整体立铣刀的加工精度是其从设计到成型的关键一步,在机测量技术的发展为保证其精度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但目前针对在测量系统中使用尖头式测头的研究以及对圆锥立铣刀螺旋角测量方法的研究都较少。本文以五轴数控工具磨床为平台,研究针对整体立铣刀的接触式在机测量技术,阐述了测量系统的搭建及组成。本文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完成了整体立铣刀的待测参数的数学表达。根据整体立铣刀的几何结构特征,定义了名义结构参数、刀具
五螺箍型钢混凝土柱(简称五螺箍SRC柱)是指将普通箍筋换成五组圆形螺旋箍筋,其中四个小螺旋箍筋位于矩形混凝土柱四个角,大螺旋箍筋位于矩形柱截面中心,包围在型钢外侧共同约束核心区混凝土的一种新型配箍结构。型钢由混凝土包裹在中心能够分担一部分轴压,五组圆形螺旋箍筋约束整个截面混凝土抑制裂缝开展,在同等用材下力学性能更优。本文主要通过进行轴压和滞回的数值模拟对五螺箍SRC柱研究,并根据应力分布修正五螺箍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交通驱动方式逐渐多元化。其中,以直线电机为牵引驱动的列车,因其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声低、清洁安全等优点,逐步成为轨道交通驱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双馈直线电机(DFLM)是一种新型直线电机,双边绕组结构使其具有多种不同的运行和控制方式,有望在轨道交通领域得以应用。本文主要围绕双馈直线电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展开研究。首先,论文介绍了DFLM的基本结构,分
汽车从出现到现在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纯机械系统阶段、自动化阶段和智能化阶段。汽车的智能化具有提高安全性、缓解驾驶疲劳、降低成本、缓解交通堵塞的重大意义,因此智能汽车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随着5G、机器学习、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感器、计算芯片硬件成本降低和国家对智能化车辆的政策支持,围绕智能车辆的相关研究和投入呈现“井喷式”的爆发。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校园结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