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移植后移植物及患者的长期生存主要有赖于移植后稳定的肾功能的维持,移植后一年时的肾小球滤过率可作为反映长期肾功能的一个指标,但有研究指出移植后随访肾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对长期肾生存率的预测意义更大,但对许多移植中心来说,对每个患者进行长期密切的随访具有实施的困难性,因此,探索能够预测长期移植肾生存率的短期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研究的目的即把移植后一定时期内肾功能的变化趋势同移植后某一点的肾功能结合起来,来评估它们对长期肾生存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我们选取了1992年1月至2003年6月之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进行肾脏移植的1062个患者,并对随访信息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所有的患者在移植后的第1、2、3、6、12个月以及此后的每整年测定肾功能,直至患者肾功能衰竭、带功死亡或失访。我们用简化的MDRD公式(aMDRD)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并用统计学的最小二乘法计算肾移植术后3个月至1年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的变化斜率,作为移植后一年内肾功能的变化趋势指标。根据肾移植后1年时肾小球滤过率以及一年内肾功能变化斜率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分成三个组并用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进行统计学计算,得出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的分界值分别是45毫升/分钟、-2毫升/分钟/月。然后我们结合这两个分界值并进一步把研究人群分为4组:(a)1年时eGFR<45毫升/分钟&斜率<-2毫升/分钟/月;(b)1年时eGFR<45毫升/分钟&斜率>-2毫升/分钟/月;(c)1年时eGFR>45毫升/分钟&斜率<-2毫升/分钟/月;(d)1年时eGFR>45毫升/分钟&斜率>-2毫升/分钟/月。用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进行移植肾及患者生存率评估。生存相关危险因素的显著性检验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统计。结果肾移植后一年内的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斜率及一年时的肾小球滤过率在单因素分析中均与移植肾的长期生存显著相关。当移植后一年时肾小球滤过率<45毫升/分钟时,移植肾失功的风险率(HR)为2.645(95%CI:1.623-4.310;P<0.0001),而同时当移植后一年内肾小球滤过率变化斜率<-2毫升/分钟/月时,移植肾失功的风险率上升为7.438(95%CI:4.433-12.478;P<0.0001)。相反,若同时一年内肾小球滤过率变化斜率>-2毫升/分钟/月,其移植肾失功的风险下降为1.843(95%CI:1.034-3.284;P=0.046),且该组的5年及10年的移植肾生存率与肾小球滤过率>45毫升/分钟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移植肾的长期生存率不仅与移植后一年时的肾小球滤过率有关,同时也与移植后一年内肾功能的变化斜率密切相关。将两者进行结合对预测肾移植后的长期生存率有更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