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频流的采集在科研、安防等场所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深入发展,对视频流的采集实时性、传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视频编解码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高性能的复杂的视频流压缩算法在嵌入式系统上的应用成为了现实。不断完善的嵌入式技术以及人们对降低图像采集系统成本和提高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使得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远程图像采集系统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视频流压缩算法,包括有H.263、MPEG-2、MPEG-4、H.264/AVC等。重点分析了MPEG-4压缩算法的编解码器和H.264/AVC编码器,通过分析,比较了各种视频流压缩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接着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特点,嵌入式开发常用的软件,以及嵌入式开发的步骤。在此基础上,介绍了OSK5912平台的硬件特性,OMAP5912 Starter Kit(OSK)是TI公司推出的一款针对OMAP5912开发平台的评估套件,该套件中的硬件包括一块基于OMAP5912处理器的开发板,OMAP5912处理器具有ARM926EJS和DSP55x双核心,板载32M DDR和32M Flash存储器,10M以太网接口。介绍完OMAP5912硬件平台之后,紧接着讲述了如何构建用于视频流压缩算法研究的嵌入式软件平台、如何设计图像采集软件。在构建软件平台的部分首先讨论了嵌入式Linux下USB接口摄像头驱动的接口和实现,如何使用Video4Linux API库函数实现图像采集等问题,接着重点论述了根据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的特点和实时性要求如何实现视频流的压缩算法的问题,然后基于C/S模式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OMAP5912平台的视频流采集、编码压缩、传输、解码的软件。本文的最后在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平台上实现了一个的远程图像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的是C/S结构,服务端的软件平台是嵌入式Linux系统平台,硬件平台是OSK5912,服务器端程序以后台方式运行,等待视频流采集系统的客户机发送访问请求,可以实现在局域网乃至Internet网上对摄像头的远程控制和采集参数进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