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和谐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_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民族文化关系整体上比较和谐,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新疆“7.5”事件和西藏“4.13”事件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文化原因。历史上我国长期奉行羁縻、和亲的民族政策,民族文化融合成绩斐然。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原则又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华民族成为56个兄弟民族的大家庭。因此,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进一步解决民族文化和谐问题,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等深厚的思想资源。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都有十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和谐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代中国的民族文化和谐问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视角来看,当代中国民族文化和谐问题的解决,既包含政治平等关系、阶级关系和宗教关系等矛盾关系的处理,同时在信息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又具有一些新的特征。但现代生产方式和交往关系的发展为这些矛盾的解决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加强制度建设、均衡经济发展、处理好宗教关系、促进共识发展等等,是克服我国当前民族文化和谐发展障碍的合理途径。对当代中国民族文化和谐问题的研究,是发展新型民族关系的理论铺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谋划、开拓和谐世界的理论准备。文章第一章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出发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和谐问题,总结了中国古代解决民族文化和谐问题的经验和近代魏源、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民族文化和谐思想发展的历程。其次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和谐理论的发展,分别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民族文化和谐思想,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民族文化和谐思想。根据上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精神,第二章从政治、阶级、宗教等维度,重点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和谐问题所包含的基本矛盾。第三章则从文化多元化、信息化、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中来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和谐问题相关矛盾的解决途径。主张通过加强制度构建、完善政治关系、均衡经济利益、减少阶层矛盾、处理民族宗教关系、加强集体共识建设等途径,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条件下促进我国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正>引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代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陶诗言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2月1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猪肉价格总体呈震荡下行走势.目前价格与2010年低水平相当,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介绍了对节点的干扰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网络的部分节点受干扰时的性能仿真。
为强化人民检察院对羁押措施的监督,防止和纠正超期羁押、不必要的持续关押,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赋予检察机关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权限和职能,彰显出我国刑事诉讼价值取
<正>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世界形势深刻变化,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意义重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自媒体为代表之一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新兴的自媒体发展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但是与此同时,也带了许多新的挑战的和困难。作为对网络和自
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0年~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构成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小学生可塑性强,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我们还应该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感受中外文化异同,开阔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和任务。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国有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全体员工精神力量,推动企业持续
<正>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长江水一路北上,奔向北京团城湖。"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的评价,道出这一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