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锋相关论文
雨滴谱对于理解降水微物理过程、提高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等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天气系统乃至同一降水系统的不同部位,......
本文基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针对梅雨锋和热带气旋这两类典型的对流系统,通过设计理想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利用波谱和能量谱分析的方法,研......
运用实况自动站、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和数值模拟资料,对2009年7月24日的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锋面南侧的暖区弱......
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MM5研究了2003年7月4~5日(简称“03.7”)的南京特大暴雨过程,通过模拟的结果与实况比较显示,模式对这次暴雨过......
江淮流域梅雨是东亚副热带季风及其雨带自南向北季节推进的一个典型阶段。江淮梅雨开始日期的确定,其降水型和环流特征以及发生在雨......
本文主要利用NCEP一日四次全球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2007年7月8~9日(简称07.7)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
本文主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全球客观分析NCEP/NCAR资料以及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WRFV2.1对2007年7月江淮地区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
综合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2007年7月7-8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典型梅雨锋强降水过程的云雨结构,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检验WRF模式的显式......
通过对1998年7月典型特大暴雨过程的分析,揭示了湖北省境内两类重复出现的地表流型的结构特征、演变过程及其与中尺度雨团活动的相......
应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成功地模拟了1998年6月7,8日发生在华南地区梅雨锋面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并根据模式的输出结果......
应用1988年版日本谱模式JSM,对比分析了Arakawa-Schubert、Kain-Fritsch、Kuo-Anthes和Gadd-Keers等几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梅雨......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对1998年6月25~26日梅雨锋中的一次中尺度暴雨过程进行了二重网格双向嵌套全物理过程的模拟试验.控制试验模......
在天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和四维资料同化逼进方法及双向三重嵌套网格技术,对1999年6月23~25日(简称"99·6")发......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6),选用模式中不同的显式云物理方案,对2003年7月4-5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期刊
应用1998年6月中旬的分析资料,对1998年6月16~17日暴雨时段的梅雨锋结构及梅雨锋的形成与维持进行了诊断分析,确认了暴雨发生时期梅......
2001、2002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了梅雨锋强暴雨的外场科学试验。试验期间收集和处理了大量的原始观测数据和分析加工产品。日本......
1996年7月洞庭湖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利用观测资料进行诊断分析表明:(1)这次大洪水是由梅雨锋西端高空槽前的持续性大面积暴......
在虚拟高度坐标系中,用一个简单的线性模式初步研究了水平风切变强度不均匀分布对长江流域梅雨锋附近贯穿整个对流层的深厚惯性重力......
应用1998-2005年长江下游地区常规观测资料,结合卫星云图和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对该时段发生在长江下游的局地生成中尺度低涡活动进......
中国暴雨的地域性、时间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暴雨多发区--长江流域,沿江不同地段暴雨成因各异.为综合研究长江不同地域暴雨特征和形......
江淮流域暴雨研究与预报是大家所共同关注的课题。对近年江淮梅雨尤其是2010年汛期致洪暴雨(以江西为例)特征进行了探讨。强调暴雨预......
2011年江苏梅汛期分为典型和非典型梅雨锋降水两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中产生的暴雨,利用常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平......
本文利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逐日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自动站降水资料,在分析了2015年浙江省梅汛期强降水特征、水汽输送和局地环流......
利用WRF模式(V3.6),采用WDM6双参数微物理方案对2012年7月2~3日江淮地区的一次持续性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初始云凝......
利用1999年6月下旬持续性梅雨锋降水过程的模拟结果以及野外实验的加密资料,对这次梅雨锋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发现梅雨锋主;要表现为中......
利用1°×1°经纬度的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1 h降水和卫星黑体辐射亮度温度资料,分析了2006年6月5~8日引发福建北部大......
利用基本气象站观测资料、ECMWFERA资料和NCEPFNL资料,通过对强降雨时刻的多种物理量场诊断,分析了2015年梅雨期发生在江苏省沿江......
利用雷达、卫星、地面自动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16日皖江东部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过程是在贝加......
利用ERA-Interim及雨量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对比诊断了2011年5—6月长江中下游梅汛前极旱期急转为梅汛期洪涝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对流......
利用密集的地面观测网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输出产品,分析了1991年7月8~9日江淮地区梅雨锋中尺度切变线雨带的中尺度动力结构......
本文利用1998年“淮河流域能量与水份循环试验(HUBEX)”所获得的大量雷达资料及遥测雨量计资料,细致分析了淮河流域梅雨锋云系的结......
文章以2005年梅汛期一次影响闽浙两省的大暴雨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对梅雨锋上的多个MCS(中尺度对流系统)进行了中尺度数值模拟,利用模......
通过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各种物理量和应用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并用WRF中尺模式做数值模拟,从动力过程、水汽输送过程、中小尺度系......
应用MM5中尺度数值模拟模式和GrADS气象图形软件,对1999年6月22日~7月2日一次褐飞虱迁飞降落过程及其大气背景场进行了个例研究,并......
利用HUBEX试验期间的IOP资料以及合肥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信息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分析研究了发生在1999年6月20~30日江淮流域的梅雨锋......
重点分析了1999年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集中期大尺度环流特征和主要影响天气系统.认为该期间发生的持续性暴雨是在一种特定的......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对1998年6月29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暴雨过程中的两个β中尺度气旋性涡旋的合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流......
对1998年"二度梅"结束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准静止锋上一次气旋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涡度收支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风场(尤其是辐散......
对1999年6月梅雨锋频发型中尺度低压(扰动)及其暴雨代表个例,利用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MM5进行了数值研究。基准试验成功复制出中尺度......
以一个江淮梅雨锋低涡的48h模拟结果为基态计算了奇异矢量,并利用奇异矢量构造了假反扰动。分析表明,假反扰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描述初......
本文利用地面雨量计、天气雷达、FY-2C、CloudSat云廓线雷达等观测资料,对2007年7月7-8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典型梅雨锋强降水过......
1999年6月下旬在长江中下游发生长达10天之久的连续性暴雨,作者对其进行了全程中尺度四维同化数值模拟,利用时空高分辨的模式输出,......
在利用观测资料和1°×1° 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7月4~5日的一次强雷雨过程的天气形势、暴雨特征分析基础上,从雷暴......
β中尺度低涡是引发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锋暴雨的主要中尺度天气系统之一,采用实况统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1999—2005年长江......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PWV/GPS、GFS/NCAR 再分析场和常规天气资料, 针对2011 年6月10日发生于武陵......
为对比MM5模式中原中央差平流方案和新型半拉格朗日插值计算方案CIP的模拟差别,针对2006年7月5~6日的江淮流域梅雨暴雨过程进行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