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以其病理学特征可分为不同亚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因预后较差受到临床更多关注。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探讨TNB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流行病学趋势,阐明临床病理学特征因素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以期提高对TNBC防治的认识。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及山西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并治疗的95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变化趋势,病理学诊断和生存状态,统计山西省三阴性乳腺癌发病构成比,对所有患者临床数据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2005~2015山西地区三阴性乳腺癌的构成比为10.41%,但AJCC分期逐渐降低,Ⅰ期病例数占比逐年增高,Ⅱ期患者数量呈下降趋势,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更多早期患者得到及时诊疗。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三阴性乳腺癌发病年龄21-87岁(中位年龄46岁),农村人口稍多。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辅助化疗为临床主要治疗措施。三阴性乳腺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74.7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居住地域、生育状况、哺乳史、肿瘤大小、区域淋巴结状态、是否接受化疗等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均为P<0.05);发病时年龄与体重指数(BMI)、月经状态、确诊年龄、病理学类型、初潮年龄等因素,均与预后无关(均为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居民(HR=1.46,P=0.04)、淋巴结转移阳性(HR=2.509,P<0.001)、未生育(HR=1.08,P=0.009)为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哺乳史(HR=1.463,P=0.044),接受化疗(HR=2.163,P=0.006)为三阴性乳腺癌保护性因素。结论:2005-2015年山西地区三阴性乳腺癌病例数,占全部乳腺癌例数的比例缓慢上升,三阴性乳腺癌预后与月经状态、确诊年龄、BMI无关,农村人口、淋巴结阳性,未生育为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曾行哺乳、接受化疗,为三阴性乳腺癌的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