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浪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建设也逐渐兴起。贵州布依族先民因其所处的战乱频发的历史背景,以及喀斯特地貌下多山石的地理环境,创造出了独特的石板民居形式。而石材拥有与其他建筑材料不同的热工性能,再配合上特有的建筑形式,使得石板民居室内外热环境显著与常见民居不同。鉴于此,本文通过实测分析与模拟分析的方式,探究并总结了石板民居室内外热环境规律,挖掘出其热环境形成机理,从而为生态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西南多民族聚居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2017YFC07024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浪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建设也逐渐兴起。贵州布依族先民因其所处的战乱频发的历史背景,以及喀斯特地貌下多山石的地理环境,创造出了独特的石板民居形式。而石材拥有与其他建筑材料不同的热工性能,再配合上特有的建筑形式,使得石板民居室内外热环境显著与常见民居不同。鉴于此,本文通过实测分析与模拟分析的方式,探究并总结了石板民居室内外热环境规律,挖掘出其热环境形成机理,从而为生态宜居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为相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提供依据。首先,总结历史及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以及它们对于布依族民居的影响,之后在总结贵州布依族分布的基础上,选取镇宁县高荡村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发展状况、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去具体剖析聚落的整体情况,并分别从聚落层面和建筑单体的两方面分析空间特点。然后在冬夏季进行了聚落及典型石板民居室内外热环境调研。结果表明,石板民居的外墙和阁楼、负一层是影响建筑热环境的重要因素,它们都能帮助维持室内气温稳定性,帮助夏季降温,使得夏季白天室外最高温的16:00时堂屋气温比室外低6.2℃,但延缓冬季升温,使得冬季白天室外最高温的14:00时堂屋气温比室外低3.4℃;石板民居室内相对湿度受气温影响较大,较为密闭的环境使得室内排湿比较困难;室内风速也较低,夏季室内平均风速约为0.25m/s,冬季室内平均风速约为0.1m/s。之后使用仿真模拟工具Ladybug Tools对全聚落室内外多区域热环境进行了综合模拟分析。冠层气候模拟分析表明,石板民居聚集产生的热岛效应使得聚落内的每日气温最低值更高,冬季差值约2~3℃,夏季差值约1~4℃。风速模拟分析表明该聚落室外冬季风速较小,基本在0.3m/s以下,夏季风速更大,基本在1.3m/s以上。热环境综合模拟表明,冬季石板民居室内a PMV平均仅有50%时间达到Ⅱ级标准,热环境较差,室外约有86.3%以上的区域下午平均UTCI达到0℃(稍凉)以上,而在夏季石板民居室内平均有70%时间a PMV达到Ⅱ级标准以上,室外有84.9%的区域下午平均UTCI在32℃(稍暖)以下,室内外热环境都较好。接下来将石板民居热环境与常见农村自建房对比,来分析石材对石板民居热环境影响。热工参数对比结果表明,石材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更大,可提升建筑的热稳定性。而模拟对比结果表面石材的高热惰性有助于提升夏季室内外热稳定性,还会使得室内外更凉爽。模拟中夏季最热周石板民居室内最高温比农村常见自建房低1.5℃;室外靠近民居处平均辐射温度和气温都更低,夏季下午距建筑0.5m远处的平均辐射温度比3.5m远处低约20~25℃,其值比相同情况的农村常见自建房低约2℃。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室内、室外、室内外相互影响及整体观三个方面分析总结石板民居的热环境形成机理:室内热环境形成机理方面,石材围护结构的高蓄热能力使得室内热环境更加稳定,同时在室外气候稳定时民居室内在白天和夜间气温都更低。阁楼和负一层分别发挥缓冲和稳定作用,使得一层空间的气温更稳定。一层空间各房间热环境存在差异,居中的堂屋将各房间联系了起来,通过大门开闭将有益的室外气象变化分摊引导给其他房间。布依族居民在冬天的行为节律与室内热环境状况的变化也呈现了相互适应性;另外,对于石板民居来说,相互接近而无法接受阳光的石材侧墙因其高热惰性能在夜间较晚时间段发挥对室内的保温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建筑间距过近对冬季室内热环境的不利影响。室外热环境方面,高热惰性和相对较低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使得石板地面温度比水泥地更低、石墙外表面温度比砖墙外表面温度更低,因此石板民居室外夏季更凉爽,冬季更寒冷。同时室内和室外的热环境又会相互影响,低温负一层通过石墙帮助室外降温,室外更凉爽的环境也帮助室内降温。从聚落整体的角度看石板民居室内外热环境,可以认为厚重石材的高热惰性和布依族石板民居的独特形态功能使得聚落成为了一个覆盖在大地上的低温“膜”结构,在夏季拥有更为凉爽的室内外热环境。
其他文献
智能网联汽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跨技术、跨产业领域的一种新型汽车体系,具备有相应的信息感知能力,是车联网体系的一个重要支点,最终实现路面信息、车载终端以及业务平台的无线通信和信息共享。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来讲,信息采集系统和通信系统的设计将成为支撑整个车联网体系的重中之重。随着人们对于车辆舒适性能和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辆内部的线束和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各个模块之间数据交互和协调机制变得越来越复杂。而
抽水蓄能电站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灵活调峰调频、促进新能源消纳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需求持续增长。抽水蓄能电站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散热量,若地下厂房利用竖井排风,则易产生较大的自然通风动力,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多种工况周期性转换的特点,并且进风洞在湿热季节易产生空气冷凝,这些因素使得其地下厂房自然通风的变化规律变得复杂,值得进一步研究。为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调研及数值模拟
杰克·伦敦在《马丁·伊登》中塑造了一个追求“理想自我”的个人奋斗者——马丁·伊登。在这一过程中,他实现了身份的转变,即由水手到作家的转变,却因其认同的不一致而处于孤独状态之中,呈现出孤独者的形象。这一孤独者形象背后反映出的是作者杰克·伦敦对于“美国梦”的态度转变,即由认可到怀疑再到反思的转变。与此同时,这一孤独者形象也折射出杰克·伦敦本人的部分状态。因此,本文拟将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认同理论,从
在水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微藻由于具备生长速度快,光合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环境友好,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了污水处理以及资源化的研究热点之一,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微藻的研究中,紊流和外源植物激素是影响其生长和生物质成分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目前的研究大都着眼于植物激素浓度对于微藻处理污水效果和生长特性的影响,而紊流的存在可能对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关于紊流和植物激素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
铁水物流是钢铁企业中通过工艺铁路运输铁水的一种特殊物流方式,物流中的铁水运输直接关系到相关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企业钢铁生产的效率,同时铁水物流也是涉及多部门协作的复杂工作。原有的铁水物流管理系统不能满足现在钢铁企业向生产规模化和管理智能化发展的需要。所以铁水物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对钢铁企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内某钢铁厂的智慧铁水物流项目作为背景,分析了原有系统所存在的问题。针对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商平台相继进入数据价值驱动的运营模式。对于农产品电商平台而言,供应商质量关乎平台的竞争力甚至是平台生命线,因此,借助数据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甄选是目前许多企业的迫切需求。但中小型农产品电商平台囿于自身数据不足以及成本过高等原因而无法独立搭建维护数据分析系统,一直无法享受这波数据红利。基于此,鉴于数据仓库优秀的数据整合以及分析能力,本论文致力于以现有理论模型为基础,将其针对性实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以其女性题材系列小说在20世纪的英国文坛中散发着强劲的光芒,她始终遵循现实主义传统,致力于刻画知识女性的诸种现实问题与生存困惑,著述颇丰,影响斐然。20世纪以来,神话思潮席卷西方,以诺斯洛普·弗莱为代表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也应运而生,神话-原型理论重在探究文学中某种反复出现、被叙写的范式,通过解读原型潜隐于小说叙事下的深层内涵,深析作家对原型进行置换变形下的突破写作,探究作家个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买方市场中,为充分满足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传统模式下面向库存的大批量制造模式已经逐渐被面向订单制造模式所替代。物料配送作为制造企业车间生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配送是保证车间生产正常运行的有力支撑。然而,由于面向订单制造企业产品制造过程复杂、需求物料种类较多,车间物料配送中存在工人频繁取料、配送工具不合理、工位时常缺料、配送不及时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影响产品的按时交付。
齿轮传动系统作为活塞发动机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动特性极大地影响了整个系统性能,然而由于航空活塞发动机飞行条件多变以及工作环境恶劣,导致齿轮传动系统的载荷工况复杂,其强度和寿命受到极大考验,对齿轮的可靠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以某活塞发动机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传动原理与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齿轮系统宏观参数优化设计;研究了不同载荷工况下齿轮副啮合特性,完成了轮齿微观修形;建立了考虑
互联网时代,在线评论逐渐成为人们交流、分享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互联网的高效性和便捷性,极大地加速了在线评论的传播速度,但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导致虚假评论信息在互联网上肆意传播,损害用户和商家的利益,破坏市场规则,甚至影响社会秩序。在线评论在互联网上通常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不仅包含文本的结构信息,也包含着对事物特征的描述和情感表达,即文本的主题信息和情感信息。现有的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