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RS18对脂肪细胞分化与PPARγ对猪IMF含量影响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in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内脂肪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关键因素,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是改善猪肉品质的有效途径。而对于脂肪沉积的研究关键是找到特异性调控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生长的基因,及特异性调控肌内脂肪形成的基因型。为猪脂肪沉积,肌内脂肪含量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实验一通过“天花板”法成功培养了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的成熟脂肪细胞。在建立细胞系基础上,设计合成三对靶向猪SFRS18基因的shRNA,将SFRS18-shRNA的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前体脂肪细胞,结果成功地抑制了细胞中SFRS18的表达,下调效果显著(达60%,p<0.05)。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细胞聚集脂滴能力下降。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干扰SFRS18表达后,细胞中分化标志基因FABP4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下降(p<0.05)。初步验证了SFRS18基因可调控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实验二采用测序及PCR-SSCP技术对PPARy基因调控区域进行多态性检测、分型,发现PPARy基因调控区-1640bp (T/C)和-1564bp (A/G)两处多态位点,且这两个位点为连锁的单倍型。在二花脸群体中检测到TA、GC、TA/GC三种基因型,而在二元猪中发现GC、TA/GC两种基因型。经分析发现三种不同基因型个体的PPARγ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杂合子表达量最高,其次TA型高于GC型。为了验证调控区域的基因位点突变对PPARγ基因的调控作用,扩增包含突变位点的两种PPARγ上游序列,将其连入pGL3质粒,构建了两种荧光素酶表达载体。通过双荧光素酶检测显示,TA型启动子活性是GC型的2.3倍,差异显著(p<0.05)。
其他文献
在雌性哺乳动物中大约有70%-99%的卵泡发生闭锁,而卵巢闭锁的实质就是颗粒细胞凋亡。Smad4是Smad蛋白家族中唯一的一个共介导型Smad,在TGF-β/Smad及BMP/Smad信号通路中起到中心
我国奶水牛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农业部也明确提出在奶业生产能力薄弱的南方地区大力发展奶水牛产业带。然而,目前存在水牛产奶量和繁殖力“双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奶水牛业的
本研究通过对狼山鸡和罗斯鸡在人工感染沙门氏菌以及Poly I:C的条件下,比较NLRC5信号通路各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差异,并测定相应免疫指标以及肠道栽菌量,探讨通路中相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