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法制备双苯氟嗪固体分散体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分散体技术是由Chiou和Reigelman提出的一种增加难溶药物的溶解速率的有效方法。在固体分散体(SD)中,药物以无定型和微晶的形式存在于载体中,这与结晶的药物材料相比就提高了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关于固体分散体能提高药物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的机理说法很多,有些研究者还发现,药物分子在载体内的粒径减小和增大的表面面积是其溶解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在制备分散体中,水溶性的聚合物通常被用作载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和泊洛沙姆(PLXM)是常用的水溶性的载体,它们能抑制分散到其中的药物再结晶从而提高药物的溶解速率。制备分散体的方法有熔融法、溶剂法、溶剂蒸发法、硫化床法和微波法等。上述方法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如熔融法由于聚合物载体在熔融状态下的高粘度使得药物在其中的分散程度受到限制,而且较高的温度会使熔点低的药物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溶剂法要使用有机溶剂来溶解难溶性的药物,溶剂残留也是要考虑的问题。粉末固态研磨法是一种有效的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操作简单而且不用额外的引入其它试剂。双苯氟嗪(dipfluzine,DF)是药学院自主合成的一类新药,难溶于水。   目的:本论文采用固态研磨法制备双苯氟嗪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双苯氟嗪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应用PVP、PEG和PLXM为载体,研究它们和药物在研磨过程中的分散体的形成过程,比较三种载体之间的差别。   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6000(PEG6000)、泊洛沙姆(PLXM)为载体,采用简单的固态研磨法,分别研磨0,30min,1h,2h,3h制备成DF-PVP、DF-PEG、DF-PLXM(1:3)固体分散体,采用XRD,IR和DSC对不同研磨时间的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表征,并测定各样品的体外溶出度,确定各系列样品的最佳研磨时间;此外,通过制备不同载体含量的分散体(DF/载体分别为1:1,1:3,1:5,1:7)考察了不同药物/载体比值对分散体体外溶出度的影响。   结果:   1、从以PVP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的XRD数据的结果表明:随研磨时间的延长,药物的晶化程度减小,当研磨3小时后,样品的XRD谱图中药物的衍射峰基本消失,说明此时药物在PVP载体中以微晶的形式存在。其DSC曲线的分析表明:随研磨时间的增加,样品的晶化峰依然存在,只是宽化、峰减小并向低温移动,说明药物仍然以晶态的形式存在于载体作用,熔点峰的移动可以解释为药物颗粒粒径的减小或结晶程度的的减小,但分散体的粒径分析表明,随研磨时间的增加药物分子的粒径并没有明显的减小,说明结晶程度的的减小是主要原因;PVP和药物分子之间形成的是固态溶液形式的分散体;分析样品的IR谱图可以看出:药物分子和载体分子在固体分散体中以范得华力结合,无氢键形成。   2、以PEG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与PVP为载体的分散体不同是其DSC曲线中,药物的晶化峰随研磨时间的增加最后完全消失,而载体的熔点峰也向低温发生移动。由此可以推断药物分子和PEG载体之间形成是低共熔物形式的分散体。XRD数据也表明药物分子在载体中的结晶程度减小,但是粒径数据却显示随研磨时间的增加,分散体的粒径却是增加的,说明在PEG-双苯氟嗪分散体中,研磨虽然是减小了药物分子的结晶程度,但是却造成了分散体颗粒的团聚增加。   3、以PLXM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与PEG相似,载体和药物分子之间形成的是低共熔物形式的分散体。但分散体粒径分析表明:随研磨时间的延长,粒径减小。所以PLXM-双苯氟嗪分散体增强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的原因来源于药物分子在载体中的微晶或无定型的存在形式和分散体粒径减小两方面,导致了PLXM载体在三种载体中在改善双苯氟嗪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方面效果尤为明显。   结论:   此方法制备得到的DF-PVP、DF-PEG、DF-PLXM不同配比,不同研磨时间的固体分散体在体外溶出度这个评价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原药和简单的物理混合物,可以作速释药物使用。其次,不同研磨时间的溶出数据表明,三种载体均是研磨时间越长越能充分形成分散体,体外溶出越快;不同载体含量的分散体的体外溶出表明载体含量越多,溶出越快;XRD,IR和DSC谱图进一步分析表明:三种载体中,PEG和PLXM属于同一种类,所形成的分散体与PVP存在差异。此外,三种载体比较,PLXM在改善药物的体外溶出方面作用更为显著。DF-PLXM不同研磨时间下的分散体10分钟累积溶出率分别为:69.2%(SD-30min),86.0%(SD-1h),89.6%(SD-2h),95.0%(SD-3h)。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制备工艺的研究。二黄降糖片是由黄芪、玉竹、地黄等10味中药材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原处方作为汤剂在临床上应用多年,具有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活血通络的功能。适用于
摘 要: 探究式学习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教学方法。这些在地理课堂教学时应如何运用?运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探究式学习 注意问题  一、探究式学习的涵义  在我国地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大力提倡和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正受到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思维品质特征是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巧妙地把扩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结合起来,进行知识创新。作者结合多年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课堂氛围、课堂教学、课外作业等方面,对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的途径做了探索。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扩散思 维能力培养  扩散思维又叫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就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受
摘 要: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在课堂上,教师不但要敢问,还要善问,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才能让提问发挥作用。作者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课堂上“问”的技巧。  关键词: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提问 技巧  新课程理念更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更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实现新课程理念下设定的素质教育
摘 要: 本文主要从用演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演示实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重视趣味性小实验的开展等方面,阐释从实验教学出发,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实验教学 教学有效性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不能忽视实验的教学作用,同时,实验也是学生学习物理,探索物理问题的重要方式,忽视实验寻找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路子是不科学
摘 要: 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将物理概念学好是学好物理这门学科的第一步,就像拿到了通往物理殿堂大门的钥匙,反之,若是学不好基本的物理学概念,就谈不上对物理学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本文提出了新课程下物理概念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物理概念 本质 规律 有效教学  物理概念是通过观察、实验及对实验的总结思考得出的,如机械运动作为一个物理学概念,可以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出:车辆的
摘 要: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化做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过程。其核心是师生围绕“问题意识”进行教学和学习。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课堂教学 教学应用  问题教学法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课堂教学质量取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取决于问题的设置或问题的提出。因此,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占有很
摘 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全面掌握规律的实质。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落实学习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标准 基本教法  初中物理新教材在内容选取上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
摘 要: 本文从物理学科特点和物理教学实践入手,以高一新生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为基础,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分析高一新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衔接教学  推进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新教材的教学始终。新教材虽然减小了教学梯度,降低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难度,但由于高中物理的自身客观要求,学生仍感觉高中物理难学。高中物理难学,难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辐射、休克等打击后,出现的以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导致的肺水肿为病理特征的一种肺部炎症和肺通透性增加综合征,是急性呼吸窘迫症(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早期阶段,病理生理改变以肺顺应性降低,肺内分流增加及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主。临床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