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解作为纠纷解决体系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为解决相互之间的纠纷和矛盾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并逐渐地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常用的、有效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被西方誉为“东方经验”。而行政调解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行政管理中,我国行政调解机关发挥了极大地作用,解决了大量的各类社会纠纷,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为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一把保护伞;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秩序因矛盾的解决得到了稳定,极大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尤其针对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该制度作为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更是显示出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基本上着眼于行政调解的实体方面,对行政调解的程序方面规定较少且零散,比如,缺乏一套明确统一的行政调解程序,行政调解协议的效力不明确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拖延了行政机关处理案件的效率,而且使当事人对纠纷的处理结果缺乏全面合理的认识,甚至影响到案件的最终执行。著名行政法学家韦德在《行政法》中曾说过:“在政府权力不断膨胀的背景下,程序公正是遏制权力的唯一法宝,通过建立公正的程序,权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公众所接受”。由于行政调解的整个过程都是依靠行政人员来进行,这其中必然会掺杂着一些主观性因素,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程序来规制行政人员的调解行为,以保障行政调解制度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就显得极为关键。本文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搭建框架。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问题之缘起、研究行政调解程序的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行政调解程序的基本理论,主要探讨了行政调解的概念、性质、行政调解程序的含义以及建立行政调解程序的意义。第三章行政调解程序的理论基础,主要结合正当法律程序理论、依法行政理论、公平公正理论和意思自治理论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我国行政调解程序的立法现状分析,主要结合我国现有的立法规定,对我国行政调解程序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第五章我国行政调解程序的完善,本章是在设计一套合理的行政调解程序原则的基础之上,从启动程序、进行程序、终结程序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第六章简要地提出结论。论文研究重点是从理论层面对完善行政调解程序进行了分析,反思我国现有立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剖析造成行政调解程序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调解程序的建议。本文以理论探讨为主,主要运用价值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理论创新之处在于对我国行政调解程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深入探讨了现有行政调解程序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