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量子力学的具有理论无条件安全性的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技术 的当前实现方案分为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Continuous-Variab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CVQKD)和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Discrete-Variab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DVQKD)。其中CVQKD鉴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量子力学的具有理论无条件安全性的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技术 的当前实现方案分为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Continuous-Variab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CVQKD)和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Discrete-Variab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DVQKD)。其中CVQKD鉴于其高码率和与传统光通信融合性强的特点,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进展。CVQKD在编码量子态制备上可分为主动态制备和被动态制备。主动态制备调制比较繁琐并且精度要求高,增加了高速CVQKD系统的实现复杂度。而不需要产生随机数且不需要调制的基于被动态制备的优势就得以体现。本文主要围绕基于被动态制备的CVQKD方案,对其实验实现可行性及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完成如下工作内容:1.首次完成了基于被动态制备CVQKD的验证实验。使用具有真随机高斯分布正则分量的ASE(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作为热态的制备光源,避免了随机数的产生和繁琐的调制。实验中采用双路被动态的密钥分发方案,并对两路的同一正则分量进行相关性验证和密钥提取。除此之外,还在理论上对过噪声,密钥率和安全性等进行分析。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分发两路的同一正则分量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且从中能够成功地进行密钥提取,而其安全性可融合于完备的相干态协议中。该实验和理论推导验证了基于被动态制备CVQKD的可行性,为简化方案和系统集成开辟新的方向。2.针对于系统中的相位漂移问题,提出了基于步长控制的相位补偿方案。首先分析了相位漂移对系统的影响,建立了相位噪声模型。然后建立相应的相位补偿模型,并根据此模型详述补偿方案,最后对方案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能够提升相位补偿的精度,还能达到精度与效率的优化平衡,有效并高效地解决了系统的相位漂移问题,为优化系统,提升系统精确性和实时性打下基础。3.针对于存在窃听者窃听系统信息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以反馈移位为基础的保密增强方案。详述了此方案下Toeplitz矩阵的构造和密钥计算,并与一般的方法进行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只需要一列便可构造出整个Toeplitz矩阵,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还可以有效提高保密增强的速度。
其他文献
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智能腕带、智能腕表)已经逐渐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辅助型智能硬件,它们不仅可以记录日常活动信息,比如步数、睡眠质量、卡路里消耗量、心率等,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机交互的手段,手势识别功能也添加到了这些智能可穿戴设备中,比如抬腕亮屏、手腕翻转切换界面。本文提出的基于智能腕表的手写识别技术着眼于真实情况下用户佩戴智能腕表进行信息记录的场景
残像一直是影响液晶显示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可以被抑制,但很难完全消除。在消费电子类和专业显示等较为成熟的液晶显示应用领域中,现有残像的抑制水平已基本可以达到观察者无法辨识的程度。但随着液晶显示在车载领域被大量应用时,因为其严苛的测试标准和实际应用时的不同需求,现有抑制残像的各种方法已无法满足要求,所以随着车载液晶显示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抑制残像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关于残像产生的机理分析主要基
口岸监管单位对进出口货物的管理繁杂多样。一批货物要通关,关系到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海事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港口、空港、航空公司、运输公司等多个企业。环节多、流程长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跨部门、跨地区的口岸通关平台就十分必要。它使得贸易商可以只通过一个入口,实现统一身份认证,且不改变现有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使用的身份认证体系。它与不同认证体系进行身份互认,并向各相关政府机构提交货物进
近年来,无人驾驶这一人工智能与传统汽车的交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持续的发展。环境感知技术是指无人驾驶系统通过对感知传感器原始数据的处理以理解智能汽车周边交通环境的过程,精准而全面环境感知是智能汽车实现合理路径规矩和决策的基础,也是无人驾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激光雷达能准确的获得周围目标的距离信息,且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激光雷达成为无人驾驶感知领域主流传感器之一。车辆是最普遍的交通参与者,对车
随着国内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孕妇的人数也逐步增加,相应地,孕妇和胎儿在围产期间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胎心监护作为临床上监护胎儿健康情况的常用手段,其准确性和实时性就非常重要。传统的胎心监护通常是靠医生人工判读,缺少统一性和实时性。近年来,随着医工交叉技术的成熟,基于计算机的辅助诊断技术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故本文主要研究在计算机辅助条件下,对胎心监护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自动分析诊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以大量数据处理为主要需求,对硬件平台的算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处理器由于基于冯·诺伊曼结构,在并行计算领域存在天然的局限性,无法提供强大的算力,因此可重构阵列重新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现有的可重构阵列大部分都仅应用于特定领域,对多领域下的应用缺乏足够的支持,此外,现有结构大多基于动态配置模式和单一的互连粒度,在复杂多变的应用领域中存在局限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
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电动汽车因其节能、环保和使用成本低等优点被视为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现有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低于汽油和柴油的能量密度,导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短。而且在电动汽车中,电池的研发和制造成本约占整车成本的40%左右,而使用寿命通常只有3到5年。因此,研究提升电动汽车能效和延长电池寿命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V2X通信技术,从降低能耗和延长电
浦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主要包括卫星厅、T1捷运站、T2捷运站、VVIP贵宾楼、能源中心工程等建设以及扩建工程的网络通信系统与原T1/T2航站楼的网络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保障原T1/T2航站楼的正常生产运行,还要做到扩建工程的不间断施工。由于卫星厅建筑面积大,楼层功能分布复杂,再考虑到人流密度及其他相关干扰因素,卫星厅的网络工程建设总体来说较为庞大且复杂。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主
毫米波通信提供了30-300GHz的频带,可以提供千兆位的通信服务,是5G网络的一项有前景的技术。然而,由于极高的频率,毫米波信号会遭受严重的路径损耗和降雨衰减。因此,它通常与大规模天线阵列结合使用,以提供较大的波束赋形增益。要利用这一波束赋形增益,系统必须具有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由于配置了大规模天线阵列,信道矩阵维度高,获得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大量的训练开销、严重的导频污染和较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车辆与基础设施(V2I)之间的交互愈加频繁,通信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无论是为自动驾驶准备的大容量传感信息共享,还是为车载娱乐服务的高质量媒体传输,这些应用都迫切地希望增加无线网络的吞吐量。采用毫米波通信是一个可行的方案。通常,毫米波系统由于频段较高,其信号在空间衰减强,通信范围小,会采用波束成形技术提高通信链路的质量。另一方面,混合波束成形架构由于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