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自我增强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96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大增。相应的高职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也日益增加。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普通高等大学学生的心理特点。这种不同也表现在自我动机方面。自我动机对个体的心理活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在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当中。自我动机有意无意的激发、引导、维持着有关自我的所有心理与行为活动。文章认为,自我增强是自我动机中被广泛重视的一种,是由自我价值感和能力感激发,维护个体自尊感,使个体指向更积极的自我评价的一种自我动机,并由此引发的各种行为。文章将其分为动机型自我增强和策略型自我增强。经过自编的高职生自我增强问卷、高职生自我增强与自尊的关系研究、高职生基于“关系情景”的自我增强等三项研究,逐步探讨高职生自我增强的特点及其与自我增强的关系。最终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高职生普遍存在自我增强,但在各维度上又表现不同。在优于平均、不切实际乐观、自我服务偏向等维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二、自尊类型不同,会对个体的自我增强动机产生影响。相对于高自尊者而言,低自尊者的动机型自我增强与高自尊者有差异,但在策略型自我增强上没有差异。结论三、在不同的“关系情景”下,个体会采取不同的自我增强策略。亲密关系和集体情景下,当任务成功时,个体以社会认可的方式,通过增强亲密他人,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当任务受阻或失败时,个体采取自我贬损、责任扩散来维护自尊。在个体情景中,无论成功与否,个体所采取的策略更接近于个体的动机型自我增强,也即无论成功与否,个体都倾向于为增强自尊、验证自我而采取行动。结论四、高职生通过增强亲密他人达到自强自我的目的,这种增强行为在评价相关权威(班主任)时,也存在。
其他文献
本文将"网络最大流"概念引入到带无功补偿的配电网理论计算之中,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加以验证.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学习的信息呈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和技术化,动画因其形象生动、易吸引学生注意等特点得到了许多教育者的喜欢而被广泛应用,那么,如何
高校心理咨询员主要是为高等学校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辅导服务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不长,还属于新生事物,专业化程度比较低,高校心理咨询员的水平
在以异性恋为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同性恋群体一直遭到排斥。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同性恋甚至还被视为一种疾病,需要接受治疗。人们对同性恋的消极态度深深影响着同性恋者的婚姻
在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利用电力、热力系统的互补特性可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从而提升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通过热电联产、电制热等发生耦合,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