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何提高城市的活力,提高城市的品位,一直是众多学者们努力探讨的课题。住区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基于城市活力研究的背景,分析了现代城市住区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人们对住区中的人本性、文化性及社会性等综合品质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对住区活力展开研究,使住区建设能够更加从人的角度出发,为人们提供更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论文关注城市住区物质环境、居住的社会关系、文化的继承,从人的行为与需求的角度,论述了居住者的理想的居住环境的人文特征与实质内容,寻求人——环境一一社会的和谐发展。 论文对城市住区活力的研究,着重在建立人与空间的交融、空间与空间的互动。首先,论文在对“活力”相关内涵的解析以及对“住区活力”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分析了城市住区活力的内涵、特征及构成。其次,通过现场调研,从人的精神和心理的印象组织规律上加以分析,研究住区活力的物质规划要素和精神规划要素,分析了规划要素的特征,并且总结了规划要素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落实到规划设计的实际应用中,提出了营造城市住区活力的相应原则,总结出规划框架,对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规划策略做出全面阐述:结合规划设计实例,探索“调研——策划——规划”的城市住区活力营造的规划策略,为今后我国城市住区活力营造的规划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