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胆道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开始收录起至2020年8月间Cochrane library、Pub Med和Embase数据库发表的有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胆道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检索,使用Rev Man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479篇文献,根据质量评估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6544例患者,其中457例发生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胆道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开始收录起至2020年8月间Cochrane library、Pub Med和Embase数据库发表的有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胆道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检索,使用Rev Man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479篇文献,根据质量评估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6544例患者,其中457例发生晚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23个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37;95%CI:1.12-1.69,P=0.002)、术前胆道引流(OR=0.53;95%CI:0.30-0.92,P=0.02)、术前低白蛋白水平(WMD=0.20;95%CI:0.08-0.31,P=0.0008)、吻合胆管直径≤10 mm(OR=3.59;95%CI:1.40-9.23,P=0.008)、术中出血量较大(WMD=42.75;95%CI:5.24-80.27,P=0.03)、术后胆瘘(OR=3.10;95%CI:1.66-5.81,P=0.0004)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术前胆道引流、术前低白蛋白水平、吻合胆管直径≤10 mm、术中出血量较大、术后胆瘘可能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胰瘘、胆肠吻合口的缝合方式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在诱导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s)内毒素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内毒素耐受模型,即用小剂量(10 ng/ml)LPS刺激KCs 24 h后,再用大剂量(1000 ng/ml)LPS刺激。同时建立KCs非耐受模型,即KCs培养24 h后,直接用大剂量(1000 ng/ml)LPS刺激。收
目的:放疗是治疗肿瘤类疾病的重要医疗手段,放疗所产生的电离辐射不仅可带来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样会导致机体程度不同的各类损害,现有的抗辐射药物多因严重副作用等因素,广泛应用受到限制,研发高效低毒的辐射防护剂或防护方式是目前研究的难点。近年,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日渐发展,造影微泡相关的基础临床研究越来越深入,超声微泡作为药物等治疗性物质的理想载体,兼具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及通过超声辐照爆破进行靶向药物传递的特
目的总结评估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CS)相关精索静脉曲张(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4例NCS所致左侧精索静脉(LSV)中重度曲张,行显微镜下ISV结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及精液、性激素水平和胡桃夹超声检查结果。第二部分:检索Pub Med、Medline、Cochrane、中国
目的:观察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预防性使用小剂量洛铂行腹腔热灌洗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胃肠肛肠外科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住院资料,严格筛选后,共入组83例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9例),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术中洛铂腹腔热灌洗化疗。两组患者术后根据情况行辅助化疗并定期随访5年。
目的:通过对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分化簇(CD)分子平均荧光强度的分析,发现两组疾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探索流式细胞术在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瘤中的价值。方法:纳入就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初诊淋巴瘤患者共计57例,将其分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B-NHL)、T/NK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T/NK-NHL)及霍奇金淋巴瘤组(HL);纳入经治自身免疫
背景:围手术期脑脊液(CSF)漏是垂体腺瘤经蝶窦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腰大池引流(LD)是治疗CSF漏的常用方法。但术中LD能否预防垂体腺瘤经蝶窦手术围术期的CSF漏仍有争议。故需要明确LD的正确使用方式。方法:在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比较垂体腺瘤经蝶窦手术术中行LD与术中不行LD的CSF漏率的研究被纳入。结果:5项研究共678例病例符
目的:探究t RF-Ile-AAT-1调控IRF4的表达情况以及其对TURBT术后膀胱残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建立高度恶性膀胱癌细胞株T24和低度恶性膀胱癌细胞株5637热损伤细胞模型,采用CCK-8及BALB/C裸鼠皮下植瘤比较热损伤前后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Small RNA-Seq检测T24和5637热损伤前后差异表达t
目的建立直径大于5cm的乙肝基础的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TACE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324名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按3∶1比例分为建模人群(240例)和验证人群(84例),并比较两人群的临床资料有无可比性。在建模人群中根据术后1月内有无肝功能衰
目的:分析有无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者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LPN)的围术期指标,并探讨代谢综合征与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因肾肿瘤于我院行RLPN的1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代谢综合征诊
背景与目的:无创性评估慢性肝脏疾病炎症活动度(hepatic inflammatory activity,HIA)对于制定临床决策和监测治疗效果至关重要。通过提取全肝和肝右叶局部区域的组学特征开发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组学模型,比较两种影像组学模型对HIA的评估效能,并开发用于个性化评估慢性肝脏疾病炎症活动度的影像组学诺莫图。材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