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的不透水面积增加,加剧了道路地表灰尘中污染物的积累,使道路灰尘成为城市中分布最广泛的污染源之一。城乡结合部是城市扩张的前沿地带,也是城区的活跃地区。本研究选择北京城乡结合部道路灰尘中的典型有机污染物中的SVOCs(选择16种PAHs为主要污染物)和55种VOCs为研究对象,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区域(即商业区、工业园区、居民区、交通区和休闲区)的污染情况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对降雨径流中的16种PAHs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道路地表灰尘中∑16PAHs的平均浓度分布大小依次为:交通区>城乡结合部>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园区>休闲区。城乡结合部道路灰尘中的PAHs污染是仅次于交通区的地区。机动车的交通活动是影响道路灰尘中PAHs积累的重要因素。道路灰尘中PAHs向水相的释放行为很有限,仅有四种PAHs被检出,即萘(NAP)、菲(PHE)、荧蒽(FLA)和芘(PYR),由于溶解度较大,NAP的释放率比其余三种PAHs更大。道路地表灰尘中总共检测到17种VOCs,其中包括多种苯系物,两种卤代烃和甲基叔丁基醚。研究区域道路灰尘中总VOCs的浓度范围为1.85–7.56 mg/kg,含量相对较少。商业区和工业区道路地表灰尘中VOCs的含量相对较高的区域。地表灰尘附存多种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降雨条件下会随径流冲刷而迁移,最终被输送到城市水系统中。不同区域、不同降雨条件下降雨径流中PAHs的质量浓度有较大差别,这与周边环境、污染物的雨前累积和降雨条件密切相关。径流中颗粒相比溶解相附集更多的PAHs;对于不同环数的PAHs,整体上4环和3环PAHs含量最多,6环占比最少。城乡结合部地表灰尘中PAHs存在癌症风险且仅次于所研究的交通区域。儿童接触城市道路灰尘中PAHs的健康风险比成人要大得多。在地表灰尘中附集的VOCs的非致癌风险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其与空气环境和水环境中污染的可交换性,也应当给予关注。西二环路、东城区胡同、花园桥路三条道路各场次径流中PAHs的总毒性当量均超过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B[a]P的限值,会对城市水系统带来较高的风险,应该引起重视。本研究为城市地表的污染控制和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