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负荷聚合商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6529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固有的能源结构在清洁能源大规模推广以及愈发多元的用能需求环境下,面临着效率低下、系统冗余的问题,推进能源的生产与消费革命已经刻不容缓。多能协调、多能互补逐渐成为能源利用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冷热电负荷的用户侧综合能源需求响应提供了应用环境。综合能源系统能够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与协同调度,通过能源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供能系统进行横向优化;而负荷聚合商整合众多中小负荷中的弹性负荷并集中控制,通过挖掘需求侧响应潜力对用能系统进行纵向优化。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能够实现能源输入与输出之间转换关系的解耦,利用耦合矩阵描述电能、天然气与冷热电负荷之间能量的转换、存储、传输关系。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根据能量转换及储能设备的运行特性分辨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基于能源集线器模型,本文针对能量的输入、转换、储能、输出等环节,构建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模型。根据用户的负荷特性,根据其中的弹性负荷特性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聚合商模型,包括可削减负荷聚合商、可转移负荷聚合商、温控负荷聚合商。并在此基础上将聚合商模型扩展到基于能源集线器模型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利用已建立的计及负荷聚合商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模型,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设备运行约束及能量供需关系为约束条件,构建运行优化模型。以园区的典型日负荷数据为例,得到了各典型日下的设备最优运行工况以及计及负荷聚合商需求侧响应时的最优运行工况,对系统内各设备出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从能源价格以及需求侧响应容量两个角度,对系统灵敏度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美国当代学者、实习场理论的提出者森杰指出:"实习场既不是一个简单的实验室场所,也不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场所,而是一种基于具体的社会案例的学习。在实习场中,幼儿遇到的问题
介绍了非晶态合金在高频小型软磁元件中的应用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小型主变压器、薄型元件、薄膜电感和变压器,以及小型了非晶丝传感器等。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小型化不断发展,小型
挫折感是人经常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挫折是生活的大课堂 ,它对造就人有着特殊的作用———既能毁掉一个人 ,也能激励一个人 ,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它。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是素
增强现实技术主要是在真实的世界中叠加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让用户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虚拟信息真实的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中,在过去增强现实技术已经发展了多年,但是在教育领
提出了从多元电力系统的角度对抽水蓄能进行经济性分析的方法。基于混合整数规划构建了含火电、CCGT、水电、风电、核电、抽水蓄能等各类电源的多元电力系统机组组合模型。采
设ΩRm(m≥2)是一个具有逐片光滑边界Ω的有界区域,我们考虑如下特征值问题其中n是Ω的单位外法向量,aij(x)是关于x的函数,且aij(x)=aji(x)(i,j=1,2,…,m)。在本文中建立了第二特征值λ的上界用
<正> 消力戽是以模型试验为基础研究成功的一种新型消能工。它是利用一个较大的反弧半径和挑角所形成的戽斗,在一定尾水深度的作用下,使从溢流坝下泄的高速水流在戽斗内产生
结合新一代智能站的建设原则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对新一代智能站设备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装置集成装置。将合并单元功能和智能终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