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是自然水体环境中的重要生源要素,其在水环境中的时空分布控制着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过程,磷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生生物的生长,是水体环境富营养化的决定因素。水体中的溶解总磷(DTP)包括溶解有机磷(DOP)和溶解活性磷(DRP),目前水体中溶解有机磷(DOP)还不能用钼蓝比色法进行直接测定,必须首先通过某种消化方法使之转化成为溶解活性磷(DRP)后才能进行测定,目前通用的国标消化方法需要在消化釜中高温高压处理,工序复杂,操作周期长,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适合当前环境分析在线化的要求;另外有机磷农药的大量使用正在严重危害着水体环境,而常用的污染物处理方法在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效果上并不理想,可能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有机磷消解矿化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有机化合物深度降解方面有着处理效率高、充分矿化、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氧化钛晶须具有和纳米氧化钛(P25)相当的光催化活性,且易于和被处理体系分离,它克服了纳米氧化钛所产生的浊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将氧化钛晶须作为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化合物,探索其在总磷分析和有机磷农药治理方面的应用前景。首先,本文选取了能代表自然水体中有机磷成分的核酸类含磷有机化合物ATP、ADP、AMP、GMP(水生生物有机磷代谢主要产物和中间产物)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光催化消解自然水体中溶解有机磷试验,进而用于自然水体中溶解总磷的测定。以降解产物磷酸根(PO43-)为检测对象,研究了多种影响因素下含磷标准化合物的光催化过程,成功地将含磷标准化合物在25.0±1.0℃下、30min内完全降解为PO43-离子。实验进一步研究了海水和淡水体系里有机磷化合物的降解情况,并和国标法(GB11893-1989)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法同国标消化法达到近似等同的消解效果,测出率99%-104%,而相对偏差要优于国标方法。采用光催化法消解自然水体中的溶解总磷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与国标法相比,具有操作安全简单,消解彻底、时间短(30min),与其它模块集成易于实现在线测定等优点。实验还探讨了氧化钛晶须的用量、起始pH值、含磷标准化合物初始浓度、紫外灯光强、外加氧化剂(H2O2)、阳离子效应(Cu2+)、阴离子效应(Cl-)、光敏剂(腐殖酸)等因素对降解效率所产生的影响,选取了降解有机磷化合物的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