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山地区石炭纪腕足动物群落及其环境意义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立足于北祁连山地区3条实测剖面和7条收集剖面石炭纪腕足动物化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腕足动物群落划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剖面沉积相、沉积旋回变化,对各群落在横向上的变化及纵向上的演替及取代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控制群落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及群落取代与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根据化石的剖面产出层位及埋藏学分析,对3条实测剖面和7条收集剖面的腕足动物群落进行了详细划分,共划分出38个腕足动物底栖群落,提高了腕足动物群落的研究水平。2.根据各群落内主要组成分子(机会分子、平衡种及演替顶级分子)百分含量的变化、个体生态分析,探讨了各群落的组成结构、底栖生态位,群落演替及其环境意义,认为该区石炭纪腕足动物群落主要是一些较低能环境下的产物,其底栖生态位主要介于BA1-BA3,水深范围介于0-60m。3.根据肃南大青沟和天祝祁连磨石沟剖面的岩性特点、沉积构造及含化石内容,在剖面沉积相和相序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剖面沉积旋回划分和群落取代研究,进而根据腕足动物组合底栖生态位的纵向变化与沉积旋回的对比分析,探讨了群落取代的控制因素及与相对海平面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与古水深相关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控制群落取代的最直接因素,而基底性质、水循环和海水盐度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4.根据群落在不同剖面之间的横向对比,探讨了群落的横向变化与古水深、古地理等环境的关系。早石炭世群落的横向变化明显,晚石炭世逐渐趋于一致,其原因在于研究区内早石炭世在永昌一带存在一个古隆起,无下石炭统沉积,由此向东、向西海水逐渐加深,直到晚石炭世中晚期随着海侵规模的增加,海水才遍及全区,群落的横向分异不但受到古地理、古水深的控制,也受到古沉积相、沉积微相的严格制约。
其他文献
目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inhibitory factor,MIF)在衰竭的心脏中高表达,本研究探讨MIF在心肌细胞中的调控机制及对心衰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理学方
会议
利用长大二元猪作为母本,杜洛克为终端父本,生产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生产模式在我国商品猪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虽然杜长大的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报酬较高,但是肉质满足不了人们对优质猪肉的需求。因此,根据我国生猪消费市场和人们的饮食习惯的需求,培育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同时兼顾肉质性能的优质猪新品种或配套系,是目前我国猪种育领域的主要科研攻关方向。本研究以美系杜洛克猪、巴克夏猪、长白猪、大约克猪为育种
目的:通过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征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的防治以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
高一学生进入函数学习要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历练,在此过程中思维逐步提升。函数思维的核心是模型化,本质是形式符号操作,关键是发现一般化的对应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符号化。幂函数是沪教版教材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对高一学生来说是思维要求的一大挑战,需要教师采取策略进行认知建构方面的有效指导。本研究通过分析高一学生在幂函数学习时的常见错误、初高中教材中幂函数内容的知识结构,调查高一学生在幂函数学习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生育水平迅速降低并长期稳定在低位。较为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年轻的人口结构使得我国收获大量人口红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然而近年来人口发展态势出现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下降等引发人们对劳动力市场的担忧。另一方面,我国生育政策逐渐调整放开,生育水平变动将会对人口和劳动力状况产生进一步影响,尤其会对女性的劳动供给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