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承载着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语言的这种“社会性”表明了,语言不可能是一种存在于真空中独立发展的系统。换言之,它必然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样,作为语言的表现形式的谚语也必然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谚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人类的生活,并传递着各种哲理性的信息和知识。此外,在语言的构成要素中,词汇是最敏感、最活跃、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这样,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也就主要表现在词汇上。其中,动物词汇或动物文化负载词是一类富含文化内涵的词汇。自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就和动物生活在一起,人类经常通过动物来传递思想,表达感情。由于人类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人类对动物词汇的感情或多或少存在着共性;但同时,由于不同文化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动物词汇的理解必然存在着某些个性和差异。而这些共性和差异可以从谚语中得到体现和反映。因此,本文将对英汉谚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出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介绍了该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以及本论文的基本组织结构,并对各个章节的内容做了简要的概述。第二章为概念理解和文献综述部分。该部分介绍了语言和文化、词汇和文化的关系,以及国内外针对这两类关系所进行的相关研究,为该研究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章通过引入利奇对意义的分类以及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分类,为该研究构建了理论框架。第四章是该研究的设计部分,介绍了该研究的资料收集过程以及研究方法。第五章是本文的对比分析部分,即对比分析英汉谚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异同。第六章对本篇论文进行了小结,指出了本篇论文的局限之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同时本章还通过上一章节所体现的差异和相似点对语言学习提出几点建议。